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2007196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接草而待曰:敢问上客将何之?蘧伯玉为之轼车。公子皙曰:吾闻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可得而托身耶?蘧伯玉曰:谨受命。蘧伯玉见楚王,使事毕,坐谈话,从容言至于士。楚王曰:何国最多士?蘧伯玉曰:楚最多士。楚王大悦。蘧伯玉曰:楚最多士而楚不能用。王造然曰:是何言也?蘧伯玉曰:伍子胥生于楚,逃之吴。吴受而相之。发兵攻楚,堕平王之墓。伍子胥生于楚,吴善用之。衅蚡黄生于楚,走之晋,治七十二县,道不拾遗,民不妄得,城郭不闭,国无盗贼,蚡黄生于楚而晋善用之。今者臣之来,逢公子皙濮水之上,辞言‘上士可以托色,中士可以托辞,下士可以托财,三者固可得而托身耶?’又不知公子皙将何治也。于是楚王发使一驷,副使二乘,追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还重于楚,蘧伯玉之力也。故诗曰: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孰将西归,怀之好音。此之谓也。物之相得,固微甚矣。

(节选自《说苑·善说》)

材料二:

卫灵公之夫人也。灵公与夫人夜坐,闻车声辚辚,至阙而止,过阙复有声。公问夫人曰:知此谓谁?夫人曰:此必蘧伯玉也。公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妾闻:礼下公门式路马,所以广敬也。夫忠臣与孝子,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蘧伯玉,卫之贤大夫也。仁而有智敬于事上此其人必不以闇昧废礼是以知之。公使视之,果伯玉也。公反之,以戏夫人曰:非也。夫人酌觞再拜贺公,公曰:子何以贺寡人?夫人曰:始妾独以卫为有蘧伯玉尔,今卫复有与之者,是君有二贤臣也。国多贤臣,国之福也。妾是以贺。公惊曰:善哉!遂语夫人其实焉。君子谓卫夫人明于知人道。夫可欺而不可罔者,其明智乎!诗云:我闻其声,不见其人。此之谓也。

(节选自《列女传·贤明传》)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A而B有智C敬D于事上E此其人F必不以闇昧G废礼H是I以知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草,即结草,这里是结草为庐的意思。与典故中所指的“报恩”并不一样。
B.固,通“姑”,“姑且”的意思。与《鸿门宴》中“固不如也”的“固”含义不同。
C.信节,即信守节操,文中特指蘧伯玉不在公开的场合有意显示自己信守节操。
D.齐,意思同等、一样。与《阿房宫赋》中“气候不齐”中“齐”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皙在濮水岸边等待即将出使楚国的蘧伯玉,想要请其向楚王推荐自己,蘧伯玉虽然没有下车,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托,并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B.蘧伯玉见到楚王并没有直接向楚王推荐公子皙,而是在闲谈之中,指出楚国有才而不用却以资敌的问题,使楚王认识到子皙的价值而加以重用。
C.蘧伯玉夜过宫门,依然遵照礼制——下车,扶着车前的横木走过,表达对君王的敬重。灵公夫人赞赏他的这种不为暗昧废礼的行为,称其为贤大夫。
D.卫灵公本想与夫人开玩笑,夫人却以高规格的礼节向他祝贺并陈述理由:如果不是伯玉,那么卫国多了一个蘧伯玉式的贤臣,这是卫国的福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追公子皙濮水之上,子皙还重于楚,蘧伯玉之力也。
(2)君子谓卫夫人明于知人道。夫可欺而不可罔者,其明智乎!
5.综合全篇,蘧伯玉的哪些能力成为他被公子皙托付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易》曰: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武王将伐纣。召太公望而问之曰: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吾民,有道乎?太公对曰: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武王曰:善。乃召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周公对曰: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忿然曰:汝言有乎?周公对曰: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为匹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曰:善。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大败殷人。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曰: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也。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于天下,岂不大哉?

宋围曹,不拔。司马子鱼谓君曰: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军崇三旬而不降,退而修教,复伐之,因垒而降。今君德无乃有所缺乎?胡不退修德,无缺而后动。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夫下愚不移,纯德之所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节选自《说苑 ·指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B.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C.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D.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金钱以与士民/黜其战车而不乘/弛其甲兵而弗用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复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是掌控、控制的意思,“制”与《过秦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含义不同。
B.有道是有方法的意思,“道”与《师说》“师道之不传”的“道”含义不同。
C.说是说法的意思,与《苏武传》“故使陵来说足下”的“说”含义不同。
D.不拔是不能攻下的意思,“拔”与《陈情表》中“过蒙拔擢”的“拔”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司马法》和《易经》中的句子,想要说明统治者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但是也不能忽视本国军事发展,在无战事时要有忧患意识。
B.周公认为做到得民心、有贤德、于民有利这三点,就能不用打仗、不用占卜就知道结果,还能驱使不属于自己的民众。
C.武王举兵讨伐纣王取得胜利后,看到美玉妇女,就立刻将其全部归还给诸侯。天下的人听说了这些事后,都认为武王是位好君主。
D.圣人治理国家时应该先用文德后用武力;而面对那些固执不愿改变的愚人时,无法用纯粹的德行教化他们,便要采用武力的手段。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
(2)今君德无乃有所缺乎?胡不退修德,无缺而后动。
2023-03-24更新 | 1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感张仪曰: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愿?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日。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之曰:以子之材能,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二)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乃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煊煌于道路,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门下张仪             意:料想,猜测
B.乃使人感张仪曰             微:稍微
C.因而数之曰             让:责备
D.嫂,何前而后卑也       倨:傲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惠王为客卿             戒奢
B.抵掌谈,赵王大悦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C.以子之材能,自令困辱至此       弃黔首以资敌国
D.当此之时,天下大,万民之众       将崇极天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B.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C.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D.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4.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能够表现张仪或苏秦为了自己的“术”所做的努力和坚持的一组是(     
①张仪已学,游说诸侯。       ②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③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       ④(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⑤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⑥黄金万镒为用
A.①③⑥B.②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⑤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楚相怀疑张仪并拷打他,张仪怀恨在心,做了秦的相国之后,发布文告告诉楚的相国说进攻他的国家。
B.苏秦和张仪是老同学,对于苏秦帮助自己求得秦国的职位,张仪表示理解,并且表示自己在位的时候不取赵。
C.苏秦说秦王不行的狼狈之状与发迹后荣归故里的踌躇满志形成鲜明对比,是当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D.第二则文字中人物言行的个性化特点很突出,比如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及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君已用,请归报。
(2)引锥自刺其股,流血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2022-05-23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汉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驼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昧,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主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选自《战国策·楚策》)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B.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C.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D.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从,是苏秦游说六国联合一起抗秦的策略。从,通“纵”,南北为纵,东西为横。
B.带甲,文中指身着甲冑,与杜甫“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中的“带甲”意思不同。
C.章台,秦宫名。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坐章台见相如”中“章台”的意思相同。
D.社稷,土谷之神。社为土神,载育万物;稷为谷神,养育民众。后被用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极力渲染楚国的强大,指出楚国国力雄厚,有称霸天下的资本,没必要侍奉秦国,反而应该成为其他诸侯侍奉的对象。
B.苏秦分析了连横给楚国可能带来的弊端,指出秦国贪得无厌,而那些主张连横的说客和大臣则是大逆不道、为国不忠的奸臣。
C.苏秦指出秦国视楚国为最大对手,两国国力此消彼长,不能和平共处。连横后果严重,而合纵可以削弱各国,帮助楚国称霸。
D.苏秦极尽口舌之能事,使楚王深感单凭一己之力来对抗如同虎狼的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从而意识到其合纵策略的正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
(2)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5.依照苏秦观点,若不“合从”会给楚国带来哪些危害?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3-03-31更新 | 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