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2019099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范文正公【注】,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已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有删改)

材料二: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面;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范文正公:即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公既殁A后B世C子孙修D其业E承F其志G如公H之存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意为都,与《兰亭集序》“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B.活,使动用法,与《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意思相同。
C.沃,浇,灌,与《送东阳马生序》“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沃”意思相同。
D.食,意为食物,与《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食”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的人。
B.范仲淹去世的时候,遗体没有好衣服装殓,儿子也没有钱办好丧事。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的俸禄,可他们族里的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与范仲淹形成了对比。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都画上他的像建立祠堂祭祀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2)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
5.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薛怀让,其先戎人,徙居太原。少勇敢,喜战斗。后唐庄宗在镇,得隶帐下,累历军职。明宗时,改神武右厢都校,领奖州刺史。东川董璋遣怀让率本军从晋祖讨贼,贼平,绛州刺史。晋天福中,范延光叛于邺,以怀让为招牧使。及战,中流矢,诏赐汤药存问。杨光远反青州,召怀让至阙,赐袭衣、玉带,为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以功改宿州团练使。会契丹南侵,少帝幸澶州,遣怀让与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率兵万人缘河而下,以守汶阳。时契丹岁扰边陲,朝廷择骁将守要郡,命怀让为洺州团练使。会符彦卿北讨契丹,以怀让为马军左厢排阵使,又从杜重威为先锋都指挥使。契丹主北归,留麻答守镇州,麻答遣步健督洺州供运。

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回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麻答遣副将杨安以八百骑攻怀让,又命刚铁将三百骑继之。怀让战不胜,退保本州。契丹大掠其封内。及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怀让乘其不虞,遣人绐铎云:“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无拒心,辄开门迎之,怀让杀铎,夺其城。汉祖即授以安国军节度。夏阳富人张廷徽诬告赵隐等五人为盗杀人,且厚赂怀让子有光。怀让知之,即讽吏掠治隐等,强伏之,遣掌书记李炳、亲校贾进蒙追,判官刘震等锻成其狱,隐等皆弃市。家人诣阙诉冤,怀让亦自入朝,遽献钱百万,不内。俄捕获本贼,下御史台鞫问,怀让惧,献马十匹,复不内。有司请逮怀让系狱,周祖以宿将,释不问。显德五年,请老,拜太子太师。恭帝即位,封杞国公。建隆元年,,年六十九。赠侍中。

(节选自《宋史·薛怀让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B.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C.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D.怀让闻汉祖举义/晋阳即杀步健/奉表归汉/汉祖遣郭从义分兵万余/与怀让取邢州/时伪帅刘铎守邢台/坚壁拒之/不克而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戎人,即从军之人。“戎”多指兵器或军队,如“投笔从戎”“戎马生涯”。
B.迁,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左迁”“迁谪”则指贬官或放逐远地。
C.显德,指年号。明朝以前,帝王即位或遇大事常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可用多个年号。
D.卒,即死亡。古代天子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薨”,大夫之死称“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怀让戎马一生,屡历征伐。薛怀让年轻时十分勇敢,他曾跟随晋祖讨伐范延光,战斗中被箭射中,皇帝赐汤药表示慰问。
B.薛怀让常受重用,奉命御敌。面对契丹侵扰,朝廷挑选骁勇战将守卫要塞,薛怀让名列其中,后来他又随符彦卿讨伐契丹。
C.薛怀让徇私枉法,冤杀无辜。因为儿子收受了一位富豪的贿赂,薛怀让就用权势制造冤狱,斩杀了赵隐等五个无罪之人。
D.薛怀让历事多朝,功过并存。薛怀让曾先后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多个王朝,既立下过战功,也留下了一些劣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麻答为镇军所逐,杨安亟遁,铎又纳款汉祖。
(2)家人诣阙诉冤,怀让亦自入朝,遽献钱百万,不内。
2021-05-16更新 | 7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幼聪悟,喜读书。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新郑簿。以忧去。服阕,除费县簿。大定四年,为东京辰渌盐副使,课增,迁长山令。时土寇未平,一旦至城下者几万人,万公登陴谕以乡里亲旧意,众感悟相率而去,邑人赖之,为立生祠。丞相尝谓曰:“后代我者必汝也。”俄授郎中,敷奏明敏,世宗嘉之,谓侍臣曰:“张万公纯直人也。”

章宗即位,会北边屡有警,上命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击之。万公言:“劳民非便。”诏百官议于尚书省,遂罢兵。明昌二年,知大兴府事。逾年,以母老乞就养,诏不许,赐告省亲。还,上问山东、河北粟贵贱,今春苗稼,万公具以实对。

初,明昌间,有司建议,自西南、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筑壕堑以备大兵,役者三万人,连年未就。御史台言:“所开旋为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上因旱灾,问万公所由致。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便”。

泰和元年,连章请老,不许,迁荣禄大夫,赐其子进士及第。明年,章再上。后致仕。

六年,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镇抚之,特起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山东连岁旱蝗,万公虑民饥盗起,当预备赈济。时兵兴,国用不给,万公乃上言乞将盐引会山东行部给卖,纳粟易换。又言督责有司禁戢盗贼之方。上皆从之。复乞致仕,许之,加崇进,仍给平章政事俸之半。泰和七年,薨。命依宰臣故事,赙葬。赠仪同三司,谥曰文贞

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选自《金史·张万公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B.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C.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D.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搜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祠,为还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以此表示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
B.尚书省,官署名,是魏晋至宋的最高政令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C.盐引,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放的用以支领和运销盐的凭证。
D.崇进,官阶名,金文散官共四十二阶,正一品有四阶,崇进为第四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万公在担任长山县令时,有盗贼至城下,张万公登上城墙用乡情说服他们,这些盗贼感动、悔悟全部都离去,由此这个县的百姓都很信赖他。
B.张万公为官很有能力,当时的丞相认为以后能代替他担任丞相的一定是张万公,任郎中期间,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扬他是纯朴正直的人。
C.章宗即位后,国家北部边地多有警报,就下令发兵进攻,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是不好的事情,后来皇帝下令百官讨论出兵的事情,最终没有发兵。
D.张万公担任山东路安抚使时,因为山东连年大旱,加上蝗灾,他担忧百姓会因为饥饿成为盗贼,就积极准备赈灾事宜,同时也考虑杜绝盗贼问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便”。
(2)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
2017-07-14更新 | 5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   辟:________(2)天祥泫然出   涕: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答:①富贵不能淫:
②威武不能屈: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2023-03-01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