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韩非子(前280-前233)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0 题号:2061396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臣之所闻曰:“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则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今夫上贤任智无常,逆道也,而天下常以为治。是故田氏夺吕氏于齐,戴氏夺子氏于宋。此皆贤且智也,岂愚且不肖乎?是废常上贤则乱,舍法任智则危。故曰:上法而不上贤。

记曰:“舜见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主臣,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

(节选自《韩非子·忠孝》)

材料二:

贞观十四年,特进魏徵上曰:

“臣闻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无为而化矣。然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与,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注】①六正:指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②六邪:指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贼臣、亡国之臣、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万国咸A宁B一人C有庆D必藉忠E良F作弼G无H为而化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指使……富裕起来,“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斗”指使……自相斗争,两者用法相同。
B.今,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与《归去米兮辞》“觉今是而昨非”中的“今”词义不相同。
C.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纪年的名称,从秦始皇开始有年号。
D.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名,是给皇帝的奏议,具体说就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认为,要让天下得到治理,太平无事,就需要理顺臣子与君主、儿子与父亲、妻子与丈夫这三种秩序。
B.韩非子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两个例子是齐国田氏夺取吕氏政权,宋国戴氏夺取子氏政权。
C.孔子认为,舜的父亲不能将舜当作儿子看待,舜的君主不能将舜当作臣子看待,是让天下陷入混乱,从而非常危险的事情。
D.在魏徵看来,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要想使家庭和睦,就需要了解儿子;作为一国之主的国君,要想使天下平安,就需要了解臣子。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焉哉?
(2)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5.请概括韩非和魏徵的观点。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牙为君主味,惟人肉未尝,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夫人情莫不爱其子,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君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人情莫不爱其身,身且不爱,安能爱君?开方事君十五年,齐、卫之间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不归。其母不爱,安能爱君?臣闻之:‘矜伪不长,盖虚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管仲卒死,桓公弗行。及桓公死,虫出尸不葬。

或曰:管仲所以见告桓公者,非有度者之言也。所以去竖刁、易牙者,以不爱其身,适君之欲也。曰“不爱其身,安能爱君?”然则臣有尽死力以为其主者,管仲将弗用也。曰“不爱其死力,安能爱君?”是君去忠臣也。且以不爱其身度其不爱其君,是以管仲之不能死公子纠度其不死桓公也,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刑罚以威之。庆赏信而刑罚必故君举功于臣而奸不用虽有竖刁其奈君何?且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设爵禄以与臣市。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于桓公也,使去竖刁,一竖刁又至,非绝奸之道也。且桓公所以身死虫流出尸不葬者,是臣重也。臣重之实,擅主也。有擅主之臣,则君令不下究,臣情不上通。一人之力能隔君臣之间,使善败不闻,祸福不通,故有不葬之患也。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卑贱不待尊贵而进,大臣不因左右而见;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若是,安有不葬之患?管仲非明此言于桓公也,使去三子,故曰管仲无度矣。

(选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庆赏信A而刑罚B必C故君举功D于臣而奸E不用F虽有竖刁G其H奈君何?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如果没有,即使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也是这个意思。
B.宦,意思是“做官”;与“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中的“宦”的含义不相同。
C.所以,……的原因;与下文“所以去竖刁、易牙者”中的“所以”用法相同。
D.爵禄,与下文中的“刑罚”相对,爵是君主国家所封的等级,禄,即俸禄。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认为竖刁这个人并不是真正地爱君王,竖刁是不值得君王信任、重用的,他为了迎合君王,不惜伤残自己的身体。
B.桓公在管仲生病后去探望他,管仲借机建议桓公赶走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惹得桓公不悦,所以在管仲死后,桓公也没前往悼念。
C.韩非不赞成管仲的观点,认为管仲“不爱其身,安能爱君”的说法不成立,韩非认为这是不懂法度的人所说的,会让君主远离忠臣。
D.韩非建议君主要懂得驾驭臣下之术,比如不要让一人兼任多个职务,不要让一个职务兼管多项事务……这体现出他的法家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仲父病,不幸卒于大命,将奚以告寡人?
(2)然则臣有尽死力以为其主者,管仲将弗用也。
2024-01-23更新 | 20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因自然;祸福生乎道法,而不出乎爱恶;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故车马不疲弊于远路,旌旗不乱于大泽,万民不失命于寇戎,雄骏不创寿于旗幢;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故曰: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使匠石以千岁之寿,操钩,视规矩,举绳墨,而正太山;使贲、育带干将而齐万民。虽尽力于巧,极盛于寿,太山不正,民不能齐。故曰:古之牧天下者,不使匠石极巧以败太山之体,不使贲、育尽威以伤万民之性,因道全法,君子乐而大奸止。澹然闲静,因天命,持大体。故使人无离法之罪鱼无失水之祸如此故天下少不治。

(节选自《韩非子·大体》)

材料二:

人主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不能任贤,则贤者恶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财,以其地封,而天下莫敢不悦服;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劝,通乎用非其有也。故称,设官分职,君之体也;委任责成,君之体也;好谋无倦,君之体也;宽以得众,君之体也;含垢藏疾,君之体也。君有君人之体,其臣畏而爱之,此帝王所以成业也。

(节选自《长短经·大体第一》)

【注】①贲、育:指战国时期的孟贲和东汉末年的夏育,二人都很勇武,胆识过人。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使人A无离法B之罪C鱼D无失E水之祸F如此G故天下H少不治。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指顺应,与《庄子·庖丁解牛》中“因其固然”的“因”意思不同。
B.引,指拉、拽,与《出师表》中“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引”意思不同。
C.规矩,指两种校正工具。规,校正圆形的工具;矩,校正方形的工具。
D.所以,指……的原因,与《师说》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所以”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能做到“全大体”的人,不会让智巧烦扰心境,不会让私利拖累自身,不会吹开毛发来寻找瑕疵,不会洗去污垢来探察隐秘。
B.在最安定的社会里,百姓没有郁结不散的怨恨和愤愤不平的言论,国家不需通过法制就能实现百姓不会因战争而丧命的愿景。
C.材料一指出统治天下的人应该做到淡泊闲静,要依据普遍法则,全面把握法度,这样君主就能享受安乐,而大奸就会停止作恶。
D.材料二认为君主治国要懂得为君之道,不需事必躬亲,应该任用贤能的人并使他们各司其职,最终做到让官员既畏惧又爱戴。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
(2)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劝,通乎用非其有也。
5.两则材料都强调君主要有“大体”,二者在论证这一观点时的方法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4-01-13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有酤酒者庄氏,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酤庄氏之酒,其狗龁人,使者不敢往,乃酤他家之酒。问曰:何为不酤庄氏之酒?对曰:今日庄氏之酒酸。故曰:不杀其狗则酒酸。桓公问管仲曰:治国何患?对曰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毁此所以苦于社鼠也。今人君左右,出则为势重以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谩侮蔽恶以欺于君,不诛则乱法,诛之则人主,此亦社鼠也。故人臣执柄擅禁,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害,亦猛狗也。故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术不行矣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仲尼闻之曰:尧之知舜之贤,非其难者也。夫至乎诛谏者必传之舜,乃其难也。故曰:“不以其所疑败其所察者难也。”

楚王急召太子。楚国之法,车不得至于茆门。天雨,廷中有,太于遂驱车至于茆门。廷理曰:丰不得至茆门。至茆门,非法也。太子曰:王召急,不得无潦。遂驱之。廷理举殳而击其马,败其驾。太子入为王泣曰:廷中多潦,驱车至茆门,廷理曰‘非法也’,举殳击臣马,臣驾。王必诛之。王曰: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也。乃益爵二级,而开后门出太子,使勿复过。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对曰/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毁此/所以苦于社鼠也
B.对曰/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毁/此所以苦于社鼠也
C.对曰/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毁/此所以苦于社鼠也
D.对曰/最苦社鼠/夫社/木而涂之鼠/因自托也/熏之则木焚/灌之则涂毁此/所以苦于社鼠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诛之则人主危”与“国危矣”(《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危”字含义相同。
B.“廷中有潦”与“潦水尽而寒潭清”(《滕王阁序》)两句中的“潦”字含义相同。
C.“不得须无潦”与“羌笛何须怨杨柳”(《凉州词》)两句中的“须”字含义不同。
D.“击其马,败其驾”与“齐师败绩”(《曹刿论战》)两句中的“败”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酒酿得再好,若有恶犬守门阻拦上门买酒的人,酒就无法卖出去,作者借此类比治国理政,提醒统治者选人用人很关键。
B.桓公问国家的祸患,管仲认为如果做臣子的独揽大权,就会想方设法为自己谋取利益,并陷害那些不为自己所用的大臣。
C.尧想把天下传给舜,但是遭到了鲧和共工的反对,尧坚信自己的眼光,并先后杀死了两人,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肯定。
D.楚国太子受命进宫,在茆门遭到廷理阻拦,廷理坚持照法律办事,为此不惜得罪太子,这种奉法如一的做法至今仍有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术不行矣。
(2)前有老主而不逾,后有储主而不属,矜矣!
2023-06-19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