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晋 > 陈寿(233-297)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206683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㖞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 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梁国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小大震怖,奸宄遁逃,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久之,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兴平元年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陶谦,拔五城。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兴平二年,吕布、陈宫率万人袭。太祖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俾,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引军屯南十余里。明日复来,太祖隐兵堤里,出半兵堤外。布益进,乃令轻兵挑战,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骑并进,大之。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既出,遂亡。及布,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节选自《三国志·曹操传》,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B.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C.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D.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谦将A曹豹B与刘备C屯郯东D要太祖E太祖F击破之G遂攻拔H襄贲
3.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中恶风”中的“卒”,指突然,与《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中的“卒”词义不同。
B.“愿以妻子为托”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孩子,与“邈劫谌母弟妻子”中的“妻子”词义相同。
C.“征还为东郡太守”中的“征”,指朝廷征召,与“复征陶谦,拔五城”中的“征”词义不同,词性相同。
D.“步骑并进,大破之”中的“破”,指攻破、打败,与“及布破”中的“破”,词义和用法都相同。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不务正业;但梁国桥玄却认为曹操很有才能,并把家人托付给曹操,侧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
B.曹操到任济南后大刀阔斧,惩治贪官污吏,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拆毁全部祠屋,充分地显示了其管理才能。
C.曹操借父亲在琅邪避难为陶谦所杀之事,找陶谦复仇,一路攻城略地,大破曹豹与刘备的拦截,可以说所向披靡。
D.吕布、陈宫突袭,曹操城内兵力空虚,只能组织妇女一起在城外设伏,结果打败了敌军,显示了曹操的军事才能。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2)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6.有人说:“曹操是一个奸诈、凶残之人,又是一个能容人、用人之人。”请结合上文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保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北方悉平。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将军,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B.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C.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D.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庙号之一,是开国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太祖的君主是商太祖成汤。
B.博士,博通古今之人,也用指古代对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尊称,还可表示古代的学官名。
C.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历史上,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称之为行在,而仍将东京汴梁城称为京师。
D.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彰善射有力,立志从军。曹彰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搏斗,不畏避险阻;希望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率领大军驰骋沙漠,驱除戎狄,立大功、建封号。
B.曹彰作战勇猛,战功显赫。曹彰北征乌桓叛军,亲身搏战,虽铠中数箭,但气概更加猛厉,乘胜追击,大破敌军,斩首获生数以千计,,平定了北方势力。
C.曹彰听从建议,深受喜爱。太祖在长安召曹彰前去相见,曹彰在邺城见到太子,太子建议曹彰要表现得谦虚,曹彰以此行事,归功诸将,太祖大喜,认为他很奇异。
D.曹彰备受信赖,不断晋升。太祖东还,让曹彰镇守长安,太祖临死前还很想见到他;文帝即位后,曹彰先后被晋升为公爵和任城王,后来回到封国,暴毙于官邸。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⑵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近。
2020-06-21更新 | 1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少有气力,好游侠。往依刘表,居南阳,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于是归吴。周瑜、吕蒙皆共荐达,孙权加异,同于旧臣。宁陈计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规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规巴、蜀。权深纳之。遂西,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选自《三国志·甘宁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先主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选自《三国志·隆中对》,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B.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C.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D.果禽祖/尽获其士众/遂授宁兵/屯当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居南阳”与“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个“因”的意思不一样。
B.渐,指逐步,与成语“防微杜渐”中的“渐”字意思不一样。
C.昏耄,指年纪很大。其中“耄”常与“耋”一起,“耄耋”,指年纪约为七十岁的人。
D.胄,文中指帝王或贵族的后代;也可指古代作战时戴的头盔。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宁到吴国受到周瑜、吕蒙的共同举荐,得到孙权赏识,与之前在刘表、黄祖那里的遭遇完全不一样。
B.甘宁劝孙权对南荆之地早点规划,而且要先从黄祖那里寻找突破口;认为孙权一定能打败黄祖。
C.刘备在“凡三往”之后,才得以和诸葛亮见面;刘备先叫旁边的人退下,然后才进入正题。
D.诸葛亮在对策中,先谋“可”之策略,再析“不可”之势,为刘备描绘出立足蜀汉,与魏、吴鼎足三分天下的蓝图。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见进用,后转托黄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5.甘宁虽是一名武将,对孙权的献策却直追诸葛亮的“隆中对”。请概括两者的相同之处。
2024-05-31更新 | 5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祖父歆,为汉司徒。父延,为太尉。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张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B.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C.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D.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即征召,常见于科举制形成之前,多由皇帝出面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绶是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拴在印纽上,也用于拴勋章;后印绶合称以借指勋章。
C.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古代指地位居于下的人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D.世子是古代对王爵长子的称呼,对贵族嗣子也可用,以示尊重,但不做正式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范性格恬静,不爱争名逐利。虽然祖父、父亲和弟弟都是汉朝官吏,但他一直没有入朝为官,直到见到曹操后,才出任议郎一职。
B.张范以德服人,决不趋炎附势。面对袁术的盛情邀请,他假称身体有疾,拒不相见;派遣弟弟与袁术面谈时强调汉王室的正统地位。
C.张范勇敢果断,能够讲求道义。在自己的儿子和弟弟的儿子同时被贼人擒获的情况下,他宁愿舍弃自己的孩子,也要保全弟弟的儿子。
D.张范德才兼备,深受各方敬重。曹操请他为自己的军事行动做参谋,世子用对待长辈的礼节对待他,受他救助的人们都衷心归附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
(2)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
2019-10-16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