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04593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   偏爱B.臣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
C.孙叔敖楚令尹     担任D.身己贵而骄人者民     离开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

齐人将取燕,诸侯谋救之。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①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使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②,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材料二:

孟子曰: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故善材之幼者,必勤于学问,以修其性。然莫能为者,偷慢懈堕,多暇日之故也,是以失本而无名。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质性同伦而学问者智。是故砥砺琢磨非金也,而可以利金,诗书壁立非我也,而可以厉心。夫问讯之士,日夜兴起,厉中益知,以别分理,是故处身则全,立身不殆。士苟欲深明博察以垂荣名而不好问讯之道则是伐智本而塞智原也,何以立躯也?骐骥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干将虽利,非人力不能自断焉;乌号之弓虽良,不得排檠,不能自任;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节选自刘向《说苑·建本》)


[注]①葛:远古时期的部落名。②旄倪(máo ní):被俘虏的老人和幼儿。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加句读处的字母涂黑。
士苟欲深明A博察B以垂荣C名D而不好问讯之E道F则是G伐智本H而塞智原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乘之国,文中指大国,春秋战国时期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四马一车为一乘。
B.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古有“北狄南蛮、西戎东夷”之说,后来可用“夷”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C.虽,文中意为“虽然”,与“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兼爱》)中的“虽”含义相同。
D.干将,古代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造,其还造一剑称为“莫邪剑”。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商汤征伐天下,得到当地百姓的信赖,是因为商汤能够怜惜当地百姓,实施的政策能够让百姓开心。
B.孟子认为齐宣王如果能够尊重燕国人民的意愿,实施“仁政”,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对齐国动兵。
C.刘向认为如果人丧失了做人的根本,会使得他名声败坏、偷懒懈怠而又无所事事。
D.材料二结尾刘向用了三个比喻论述学习的重要性,使得论证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夫学者,崇名立身之本也,仪状齐等,而饰貌者好。
5.材料二中刘向认为学习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3-12-02更新 | 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不为轼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之。兹父为公爱之也,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之弥贼之。之弥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寝。之弥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曰:“我击此国必败,君亏地,忠臣不忍为也。”黜兵而退。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而今诚利,子大夫毋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退而伏剑。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乃为桐棺三寸,加斧质其上,以徇于国。

(节选自《说苑·立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B.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C.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D.三年/恒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丘故不为轼也”与“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过秦论》)两句中的“故”字含义相同。
B.“公爱之”与“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两句话中的“爱”字含义相同。
C.“坐而假寝”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中的“假”字含义不同。
D.“辱君亏地”与“宠辱借忘,把酒临风”(《岳阳楼记》)两句话中的“辱”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陈之战后,孔子经过陈国,看到陈国降民在修城门,认为他们不智、不忠、不廉,从心里鄙视他们,所以不肯以礼仪致敬。
B.中国的“义”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之间。目夷、兹父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是“义”的表现。
C.上朝时间还早的时候,赵宣子就把朝服穿好了。之弥感动于赵宣子对朝廷的恭敬态度,又不愿失信于晋灵公,最终自杀,令人钦佩。
D.子囊向国君复命请死,国君赦免了他,但子囊认为自己的行为未来会给楚国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选择伏剑自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
(2)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
2022-12-28更新 | 8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左师公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节选自《战国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B.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C.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D.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古代诸侯国求助于别国时,每以公子抵押,即人质。如燕国太子丹就曾经在秦国做过人质。
B.祭祀:古代祭祀是国家的大典。指按照一定的仪式,向神灵致敬和献礼,以帮助人们达成愿望。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的死。《礼记》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D.《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荆轲刺秦王》一文就选自《战国策·燕策》。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太后目光短浅,缺乏政治远见。赵太后刚刚执政,面对秦国的攻打和齐国的救援条件,赵太后溺爱孩子超过对国家的关心。
B.赵太后脾气暴躁,盛气凌人。她宣称定要对再进谏的大臣“唾其面”,触龙面见,与她交谈很久,都不能消解她心中的怒火。
C.触龙察言观色,避其锋芒。他没有像别的朝臣那样犯言直谏,而是问起居,话家常,拉近距离,使得谈话得以继续进行。
D.触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触龙对赵太后的谈话没有一句涉及到人质,但又是句句不离人质,迂回曲折之中尽显语言的奥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
(2)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2022-12-08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