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杨万里(1127-120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7 题号:210576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发青塘芦包

杨万里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

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

回望越台烟雨外,万峰尽处五羊城。


【注】①芦包: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②越台:即越王台,在广州越秀山,是西汉初南越王赵佗的遗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青蛙”“紫蚓”的叫声衬托出青塘的寂静,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芦荻叶在蒲叶的映衬下颜色愈显深沉,荔枝花在楝花的映衬下颜色愈显暗淡。
C.尾联虚实结合,实写了烟雨笼罩下的越台,又虚写了万峰之外的五羊城头,将全诗的空间拓展得更为深远。
D.诗歌以时间为顺序,按照空间转换过程写出了诗人旅途中所见到的山水景物,布局由小及大,由近至远。
2.有人认为,诗歌的颈联将错觉入诗,写出了南国山水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论诗绝句

元好问

眼处心声句有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1.上面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哲理:_________
2.上面两首诗,表达哲理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2021-05-30更新 | 8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乙)插田歌(节选)

[唐]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注]①郢中歌:一作“田中歌”。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接”“拔”“插”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
B.“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此句以田夫口吻说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让送饭人把饭放下,赶紧回去照看好家里的鸭和鹅。
C.乙诗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飞东又飞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D.乙诗用简练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
2.如果说甲诗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乙诗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请你结合诗句对乙诗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
2021-01-02更新 | 35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案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祭。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
B.颔联写柳条有气无力,花影支离破碎,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呼应首联的“独”,以哀景衬哀情。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上句主静,下句主动,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
D.前六句采用虚实合的手法进行描写。“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E.尾联提出“只欠”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故园美丽的景色,对景生情,顿生感慨。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8-07-16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