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晋 > 陈寿(233-297)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2106845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建安三年,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材料二

江表传载:初瑜疾困,与权笺曰:“瑜以凡才,昔受讨逆①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摘自裴松之注)

【注】①:讨逆,即孙策。《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时袁术僭号,(孙)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写出相应位置的英文字母。
曹A公B军C吏D士E皆F延G颈H观I望J指K言L盖M降N盖O放P诸Q船R同S时T发U火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太尉,是中央最高军事长官,领天下兵马大权,东汉时期,以太尉为三公之一。
B.“驰书报瑜”与“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两句中的“报”,其含义不同。
C.薨,中国古代按身份等级不同,对死亡的称呼不同,例如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D.“遂荷荣任”与“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两句中的“荷”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高大健壮、容貌俊美、家世显赫。孙策因为周瑜的恩德信义著称于庐江郡,于是让他镇守牛渚。
B.周瑜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不但自己领兵攻城略地,还指挥孙瑜等人征讨麻、保二屯并生擒了邓龙。
C.周瑜深受东吴君主器重。孙策认为拥有了周瑜,就会一切顺利;周瑜还在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掌权。
D.周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听取了黄盖的意见,选择使用火攻,最终战胜了曹操。
4.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
(2)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5.周瑜是吴国的忠臣良将。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其对吴主“忠诚”的表现。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邓艾字士载,少孤。为都尉学士,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材料二:

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坦坦之路,车毂击,人肩摩,出亦此,入亦此。我所必攻,彼所必守者,曰正道。大兵攻其南,锐兵出其北;大兵攻其东,锐兵出其西者,曰奇道。大山峻谷,中盘绝径,师其间,不鸣金,不挝鼓,突出乎平川,以冲敌人心腹者,曰伏道。故兵出于正道,胜败未可知也;出于奇道,十出而五胜矣;出于伏道,十出而十胜矣。何则?正道之城,坚城也;正道之兵,精兵也。奇道之城,不必坚也;奇道之兵,不必精也。伏道,则无城也,无兵也。攻正道而不知奇道与伏道焉者,其将木偶人是也。守正道而不知奇道与伏道焉者,其将亦木偶人是也。

(选自苏洵《权书·攻守》)

【注】①司马宣王:司马懿。②方轨:大路。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断句位置的答案标号。
剑阁之守必还A赴涪B则会方轨C而进D剑阁之军E不还F则应G涪之兵H寡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虞:是指出乎意料的事情,“以备不虞”相当于现代汉语说的“以备不测”。
B.趣:指趋向,奔向,与《兰亭集序》中“虽趣舍万殊”中的“趣”意义不相同。
C.列陈:意思是布列阵势。这里的“陈”字与“陈利兵而谁何”的“陈”字意思不同。
D.潜:是隐藏、埋伏的意思,与《岳阳楼记》中“山岳潜形”中的“潜”字词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维败退后,郭淮想向西袭击羌地,就留邓艾驻守在白水以北,姜维派廖化在白水之南驻扎兵营。
B.邓艾深谙兵法,颇有先见。姜维败退时他建议分兵屯守以防反扑,后又提前占据洮城化解偷袭危机。
C.邓艾治军严厉,不徇私情。他派儿子邓忠和司马师纂包抄诸葛瞻,战事失利,差点被他斩首示众。
D.苏洵认为进攻与防守都有三种战术,其中运用正兵的战术打仗,其胜败的结果是最不可以预料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
(2)守正道而不知奇道与伏道焉者,其将亦木偶人是也。
5.请根据材料二的观点分析材料一中邓艾带兵攻打蜀国使用的战术。
2024-02-26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临其丧,哀甚。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注】①三郡乌丸:指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乌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B.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C.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D.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原是诸侯与小国之君的自称。君王自称孤,即指先王已丧,方能继承王位。继位称孤,表示自谦。另一层意思是做君王的都是孤身一人,与众不同,显然有孤单、孤独的意思。
B.司空军祭酒是官职名称,意为高级军事参谋。
C.民夷犹民众。古代用于少数民族。夷蛮,古代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
D.古人对“死”有不同说法。专用于指帝王、太后之死曰崩;古代称诸侯或大夫死去为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善于衡量选择君主。拜见袁绍时,郭嘉发现他处事犹豫不决,觉得他难成大业,就离开了他;拜见曹操时,他认为曹操可成就大业,于是作了曹操的司空军祭酒。
B.郭嘉神机妙算。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时,孙策要袭击许都。曹军众人闻听都很
害怕,郭嘉却认为,尽管孙策刚兼并江东,是能让人效死力的人,但他轻率又缺少防备之心,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一定会死在刺客之手。果然如其所料。
C.郭嘉知人善谋。在将要征讨袁尚及三郡乌丸时,曹操及部下害怕刘表派刘备袭击许都。郭嘉认为,袁绍有恩于夷人,他会依靠乌丸招募到为他拼死的将士,威胁到曹操。最终郭嘉说服曹操远征乌丸,大败蹋顿。
D.郭嘉很得曹操器重。郭嘉死后,曹操出征荆州回来,在巴丘遇到疾病流行,战船被烧毁。曹操感叹说,如果郭嘉还在,就不会让自己失败到这个地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2)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
2021-12-10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之为掾,迁尚书郎。时欲广田蓄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灌,大积军粮,又通运槽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宣王善之,事皆施行。大将军司马景王新辅政,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甘露元年诏曰:“逆贼姜维连年狡黠,民夷骚动,西土不宁。艾筹画有方,忠勇奋发,斩将十数,馘首千计;国威震於巴、蜀,武声扬於江、岷。今以艾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进封邓侯。”二年,拒姜维于长城,维退还。迁征西将军,前后增邑凡六千六百户。景元三年,又破维于侯和。艾至成都,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於人面缚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十二月,诏曰:“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艾言司马文王曰:“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文王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艾重言曰:“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钟会、胡烈、师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变衅以结。诏书槛车徵艾。艾父子既囚,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泰始元年,晋室践祚。九年,诏曰:“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其以嫡孙朗为郎中”。

【注】司马宣王,即司马懿。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B.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C.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D.艾曜威奋武/深入虏庭斩将/搴旗兵不逾时/战不终日/云彻席卷/荡定巴蜀/其以艾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千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始”在文中是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始于汉武帝时,新君即位一般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B.食邑指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C.践祚指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祚指即位登基。
D.征辟是中国汉唐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文中“辟之为掾”的“辟”即“征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艾受人之恩,懂得回报。他年少失去了父亲,为人养小牛,同郡可做他父辈的官吏当时送给他家的很多财物,后他做了汝南太守时就去寻访报答。
B.邓艾开凿河渠,兴修水利。他认为土地虽好,但缺少水源,应当开凿河渠,大量储积粮食,撰写的《济河论》得到司马宣王的认可,建议得到实施。
C.邓艾深谙兵法,多次受赏。与姜维之战以及在平定巴蜀地区中都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封赏的食邑增加到二万户。
D.邓艾自以为是,居功自傲。进入成都后他与蜀士大夫的言谈被有识者取笑,也是后来钟会、胡烈、师纂等人告发他变乱的主要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欲广田蓄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已东至寿春。
(2)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
2021-01-30更新 | 3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