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词汇 > 一般词语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0 题号:2126451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 ①   )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夹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 ②   ),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时间。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____________。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的诗人也( ③   )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选自《砺锋诗话》,有删节)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神奇   一文不名   异曲同工
B.神妙   不值一钱   异曲同工
C.神奇   不值一钱   不约而同
D.神妙   一文不名   不约而同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B.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C.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D.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3.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语录体散文《论语》,孔子用这句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永不停歇的感慨。
B.《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揭示出生命长短的相对性。“蜉蝣”朝生暮死,“天地”万古不变。
C.《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五鼓”写出了夜色将尽的时间,“晦”则指阴历每月初一,因为月初月亮未满所以晦暗。
D.《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两句,诗人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形容人生短暂,青春到白首,时间飞速流逝。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状物写景,一般都着色较浓,但这位丹青高手,有时却略施粉黛、轻描淡写,也别有一番情韵。他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塘月色下的流水,色泽几乎全无:“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此时如水的皎月映照着荷塘,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泛出银光。流水空灵而捉摸不定的色彩为荷塘添了一番朦胧的淡雅的美,有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美妙。看无着色,而实有色,恰如“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境界。这“脉脉”两字,写的是微微波动显现了殷殷的绿色涟漪呢,还是作者在抒发自己淡淡的喜与愁的委婉情思呢?尽在不言之中……

朱自清还极擅长叠音词的运用。如《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又如《荷塘月色》里“田田”的叶子、“亭亭”的舞女、“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迷迷糊糊”的眠歌、“蓊蓊郁郁”的树木、“曲曲折折”的荷塘等等。这些叠音词十分得体地运用,加强了朱自清散文语言音节的谐和、圆顺,产生了正如他所说的“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的艺术魅力。

1.下列句子中的“一般”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朱自清状物写景,一般都着色较浓。
B.万物都像在牛乳中洗过一般泛出银光。
C.有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般美妙。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改为“小草从土里钻出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4-02-24更新 | 7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些同学可能会__________,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整本书阅读为什么一出现就是比较难懂的社科类学术著作《乡土中国》?而《红楼梦》作为消遣阅读对高中学生来说问题不大,但以整本书进入教材,对学习来说,是不是过于厚重、复杂、艰深了呢?

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因为关系到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层级上的一次变化、提升:语文除了学习我们熟悉的文学作品之外,还要有另一样非常重要的内容——学术类文本。但这类作品,需要同学们在具备一定语文素养,理性思维发展到较成熟的阶段之后,才更适合学习。应该说,高中阶段正是学习__________有能力学习学术作品的时候,《乡土中国》就是这类作品的经典。而《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崇高,思想内容__________,艺术成就特别高超,其学习价值自然也__________。教材‘整本书阅读’编写的意图就是:要读就读特别有难度、特别有高度、特别有学习挑战意义的一位优秀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如是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质疑      博大精深   不言而喻
B.置疑      浩如烟海   一目了然
C.置疑      博大精深   一目了然
D.质疑      浩如烟海   不言而喻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位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优秀教授如是说。
B.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优秀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教授如是说。
C.一位优秀的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如是说。
D.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有多轮教材主编经验的优秀教授如是说。
2023-07-24更新 | 9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仔细吃一枚煮鸡蛋,也能感受到造物主精巧的心思。鸡蛋外壳虽薄,但弧线优美,均匀而细密。握在手心,用力,据说张飞也很难捏碎它。里面,有一层薄膜,小心翼翼地隔开了蛋壳和蛋白。蛋白里面,是个正圆的蛋黄,如即将落山的太阳。你要是再吃慢点,还能发现玄机呢!椭圆的鸡蛋两端看似 A ,但较大的一端里面有一处小小的空缺。专家研究后弄清了它的用处:这是母鸡留给刚孵化还没出壳的小鸡的呼吸室。如果外部环境冷热异常,它还能调节蛋液的体积,以免涨破蛋壳。一枚鸡蛋,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只是,我们 B 。其实,放眼望去,造物主似乎在自然界处处都充满了伟大的设计意图,堪称技艺绝伦的艺术大师,细细想来,简直 C 。这让人们想到了几乎就要消失的手工业,那些匠人踏实朴素,那些产品精致温润。工匠精神,也许能让人安静优雅起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选项中的“分明”和“分明就是高端科技和艺术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中的“分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瑞鹧鸪(海棠)》中“两行芳蕊傍溪阴,一笑嫣然抵万金”,描述了海棠列植水边的场景,景观层次显得非常分明。
C.贾母便命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二十大板,拨入阍厕行内。手段强硬,处罚分明有度。
D.以白话为表达形式的新诗和以古典美学为旨趣的旧体诗,是现代诗歌发展中的两个汤遭分明的阵营,此消彼长,各领风骚。
3.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024-03-10更新 | 2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