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贺铸(1052-112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3 题号:2129221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夏挑灯夜补衣。

【注】①贺铸因事不久后要离开夫妇曾共居的苏州时,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此词。②〔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③〔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点明词人重回苏州,想起过往不由悲叹,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上片运用比喻修辞,词人将自己比作遭霜打而半死的梧桐、白头失伴的鸳鸯。
C.下片“露初晞”与“新垅”形成鲜明对比,更让词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悲叹。
D.这首词情深义重,词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丰富了情感表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塑造妻子美好形象方面各运用了什么手法,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暗示喧闹时间之长,点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
D.下片前两句为虚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2.本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加以分析。
2021-06-21更新 | 6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①贺铸因事要离开夫妇曾共居的苏州时,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此词。②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③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点明词人重回苏州,想起过往不由悲叹,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上片运用比喻修辞,词人将自己比作遭霜打而半死的梧桐、白头失伴的鸳鸯。
C.下片“露初晞”与“新垅”形成鲜明对比,更让诗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悲叹。
D.这首词情深义重,诗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丰富了情感表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这首词的下片“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01-15更新 | 14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越人 紫府东风放夜时①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写词人的失落之感。
D.下片前两句为虚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E.梦中的欢乐情景与梦醒后的凄清和失落形成对比,含蓄表达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感。
2.赏析“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表达的精妙之处。
2018-05-11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