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133559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白居易,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征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韦贯之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白居易A小子B是朕拔C擢致名位D而无礼E于朕F朕G实难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丁母丧”的意思是“遭遇母亲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
C.“言浮华无行”的“行”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行”含义相同。
D.“凡朝廷文字之职”的“凡”意思是“凡是”,与《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顾况擅作诗文,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白居易的文章青睐有加,甚至亲自到门口以礼相迎。
B.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白居易擅长诗歌创作,写了几十上百篇优秀的诗歌,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很多他所创作的诗歌。
C.白居易敢于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替魏征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说应由朝廷来做这件事,得到宪宗认可。
D.白居易刚正不阿。对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一事,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武元衡的冤屈,请求抓紧时间抓捕贼人来一雪国耻。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2)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寂,字玄真,蒲州桑泉人也。祖融,司本大夫。父瑜,绛州刺史。寂少孤,为诸兄之所鞠养。年十四,补州主簿。及长,疏眉目,伟姿容。隋开皇中为左亲卫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后为齐州司户大业中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高祖留守太原,与寂有旧,时加亲礼,每延之宴语,间以博弈,至于通宵连日,情忘厌倦。时太宗将举义师而不敢发言,见寂为高祖所厚,乃出私钱数百万,阴结龙山令高斌廉,与寂博戏,渐以输之。寂得钱既多,大喜,每日从太宗游。见其欢甚,遂以情告之,寂即许诺。寂又以晋阳宫人私侍高祖,寂从高祖饮,酒酣,寂白状曰:“二郎密攒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今天下大乱,城门之外,皆是盗贼。若守小节,旦夕死亡;若举义兵,必得天位。众情已协,公意如何?”高祖曰:“我儿诚有此计,既已定矣,可从之。”及义兵起,寂进上米九万斛、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大将军府建,以寂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从至河东,屈突通拒守,攻之不下,三辅豪杰归义者日有千数。高祖将先定京师,议者恐通为后患,犹豫未决。寂进说曰:“今通据蒲关,若不先平,前有京城之守,后有屈突之援,此乃腹背受敌,败之道也。未若攻蒲州,下之而后入关。京师绝援,可不攻而定矣。”太宗曰:“不然。兵法尚权,权在于速。宜乘机早渡,以骇其心。我若迟留,彼则生计。且关中群盗,所在屯结。未有定主,易以招怀,贼附兵强,何城不克?屈突通自守贼耳,不足为虞。若失入关之机,则事未可知矣。”高祖两从之,留兵围河东,而引军入关。及京师平,转大丞相府长史,进封魏国公,食邑三千户。

(《旧唐书·裴寂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隋开皇中/为左亲卫/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后为齐州司户/大业中/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
B.隋开皇中/为左亲/卫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后为齐州司户/大业中/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
C.隋开皇中/为左亲卫/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后为齐州司户/大业中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
D.隋开皇中/为左亲卫/家贫无以自业/每徒步诣京师/后为齐州司户/大业中/历侍御史/晋阳宫副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官职名。汉代以后中央及郡县官署多设置主簿,如《孔雀东南飞》:“主簿通语言”。唐宋时期均按惯例设置主簿之官。
B.博弈,局戏和围棋;赌博。文中指高祖和裴寂下棋。如,韩愈《郑公神道碑文》:“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投壶博弈。”
C.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如,《张衡传》有“游于三辅”之句。后泛称管辖京城附近地区的官职。
D.食邑,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文中加点词语即为此意。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寂出身官宦世家,却遭遇丧父之痛。祖父和父亲曾分别担任中央、地方官职,裴寂十四岁时就步入了仕途。
B.裴寂颇受高祖信任,常与高祖一起宴饮玩乐,有时通宵达旦;李世民曾以百万钱和裴寂赌博,输给裴寂很多钱。
C.裴寂不仅面目清秀,身材魁梧,而且很有洞察力,太宗李世民曾向他请托一件自己不敢给高祖说的事情。
D.高祖起兵后河东曾经久攻不下,裴寂与太宗李世民就进攻方向各执一词,高祖折中采纳了他两人的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寂白状曰:“二郎密攒兵马,欲举义旗,正为寂以宫人奉公,恐事发及诛,急为此耳。”
(2)且关中群盗,所在屯结,未有定主,易以招怀,贼附兵强,何城不克?
2020-12-08更新 | 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章武皇帝纳谏思,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征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上颇不悦,谓李绎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绎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六年四月,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排摈,不得用其才。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七月,除杭州刺史。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吾谓斯文遂                      绝:形容词,独一无二
②章武皇帝纳谏思                 理:动词,治理
令师道掠美                       而:连词,表转折
④是朕拔擢名位                    致:动词,获得
母陈夫人之丧                    丁:动词,遭遇
⑥然多排摈,不得用其才       为:判断动词,是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B.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C.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D.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文才出众。顾况擅长写文章,后辈的文章他都没有中意的,但对居易的文章却十分赞赏,并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B.白居易擅长作诗。他写的众多诗歌都富有讽谏之意,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当时的读书人收藏了他很多文章。
C.白居易积极进谏。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为魏征的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认为应由朝廷来做此事,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D.白居易坦率耿介。针对吐突承璀任招讨使一事,他进谏时言辞急切让皇帝很不高兴,幸亏李绎为他说情,才纾解了皇帝的不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
(2)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2021-12-14更新 | 8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授秘书省校书郎。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在湓城,居易与凑、满、朗、晦四禅师,每相摧游咏,跻危登险,极林泉之幽邃。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十四年三月,元稹会居易于峡口,停舟夷陵三日,置酒赋诗,恋恋不能诀。其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居易初对策高第,擢入翰林,蒙英主特达顾遇,颇欲奋厉效报,苟致身于訏谟之地,则兼济生灵。蓄意未果,望风为当路者所挤,流徙江湖,四五年间,几沦蛮瘴。自是宦情衰落,无意于出处,唯以逍遥自得,吟咏情性为事。会昌中,请罢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每肩舆往来,白衣鸠杖,自称香山居士

(选自《旧唐书•白居易》,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B.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C.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D.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进,现在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也指进步较慢、水平较低的人或集体。文中指后辈。
B.司马,原为掌管军政和军赋之官,唐中期后,边远州司马常作为官员贬降之职。
C.致仕,指仕途结束,即被贬或流放,相同意思还有致事、致政等等。文中指白居易遭流放。
D.居士,旧时对在家信道拜佛的人的泛称,也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人。白居易用来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才华横溢。他十五六岁时,曾袖揣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访擅长写文章顾况,顾况看到文章后,内心折服。
B.白居易性情洒脱。在湓城时,他不把贬谪的事情放在心上,常常和四位禅师结伴游玩吟咏,感受自然的幽深静谧。
C.白居易重视友情。他为元稹被贬屡次上疏,直言极谏,两人虽远隔千里却书信不断,相见甚欢,离别难舍。
D.白居易敢于直谏。他上疏直指皇帝荒唐放纵不守法度,执政者无能,治理失当,再次遭到贬谪流放。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2)居易儒学之外,尤通释典,常以忘怀处顺为事,都不以迁谪介意。
(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2022-08-17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