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五代十国 > 刘昫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2137297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官秩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祜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祜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噱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B.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C.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D.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摧拜监察御史
2.下列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后泛指男子十八左右年纪。
B.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
C.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
D.奢僭: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奢僭指奢侈逾礼,不合法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张循宪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张嘉贞卑恭敬上,在拜见武则天时,自称草莱;上奏玄宗时说希望能够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祜调到忻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
(2)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
5.唐玄宗因何而越来越看重张嘉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赠司徒鲁郡颜公,讳真卿,事唐为太子太师,与其从父兄杲卿,皆有大节以死。至今虽小夫妇人,皆知公之为烈也。初公以忤杨国忠斥为平原太守策安禄山必反为之备。禄山既举兵,与常山太守杲卿其后,贼之不能直窥潼关,以公与杲卿挠其势也。天宝之际,久不见兵,禄山既反,天下莫不震动,公独以区区平原,遂折其锋。四方闻之,争奋而起,唐卒以振者,公为之倡也。

(节选自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材料二

代宗崩,真卿为礼仪使。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以身翼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时朱滔、王武俊等在坐,目真卿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相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非天命正位?欲求宰相,孰先太师乎?”真卿正色叱之曰:“是何宰相耶!君等闻颜杲卿无?是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兵,及被害,诟骂不绝于口。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师,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岂受汝辈诱胁耶!”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又遣其将辛景臻、安华至真卿所,积柴庭中,沃之以油,且传逆词曰:“不能屈节,当自烧。”真卿乃投身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兴元元年八月三日,乃使阉奴与景臻等杀真卿。先曰:“有敕”。真卿拜,奴曰:“宜赐卿死。”真卿曰:“老臣无状,罪死,然不知使人何日从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真卿骂曰:“乃逆贼耳,何敕耶!”遂缢杀之,年七十七。

(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初A公B以忤C杨国忠D斥E为平原F太守G策H安禄山I必J反K为L之M备。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父兄,指的是从父家的兄长,即堂兄。从父,指的是父亲的兄弟,即伯父或叔父。
B.伐,与成语“矜功伐能”及《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一句的“伐”含义均相同。
C.无状,可以指没有功绩,也可指行为失检。在文中是颜真卿对朝廷的自谦自责之辞。
D.当,判处,与《苏武传》中“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的“当”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对于安禄山造反早有准备,并联合杲卿牵制了安禄山的进攻力量,为大唐中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B.奸臣卢杞建议皇上派颜真卿到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的旨意,其实是出于对颜真卿的忌恨,想借刀杀人,利用李希烈除掉颜真卿。
C.从表达方式、主要内容上看,材料一夹叙夹议,侧重表现其远见卓识和对唐朝中兴的贡献;材料二重在叙事,主要表现颜真卿的刚烈及对国家的忠诚。
D.宦官和辛景臻等人假传朝廷圣旨,颜真卿识破他们的伎俩破口大骂,叛贼恼羞成怒,因此颜真卿最终被他们勒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
(2)希烈遽以身翼蔽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
5.颜真卿之“烈”有哪些表现?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2024-04-22更新 | 8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圣历初,累除司卫寺主簿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 四年,转司刑少卿。时司仆卿张昌宗坐遣术人李弘泰占己有天分,御史中丞宋璟请收付制狱,穷理其罪,则天不许。彦范上疏曰:“昌宗无德无才,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君在,臣图天分,是为逆臣,不诛,社稷亡矣。”疏奏不报。彦范又奏请自文明元年以后得罪人,除扬、豫、博三州及诸谋逆魁首,一切赦之。表疏前后十奏,辞旨激切,至是方见允纳。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又尝谓所亲曰:“今既躬为大理,人命所悬,必不能顺旨诡辞,以求苟免。”是岁冬,则天不豫。张易之与弟昌宗入阁侍疾,潜图逆乱。凤阁侍郎张柬之与桓彦范及中台右丞敬晖等建策将诛之。神龙元年正月,彦范与敬晖及左羽林将军李湛、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五百余人讨易之、昌宗于宫中。兵至玄武门,彦范等奉太子斩关而入,斩易之、昌宗于廊下。士庶见者,莫不欢叫相贺。明日,太子即位,彦范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拜纳言,赐勋上柱国,封谯郡公。彦范尝表论时政数条,其大略曰:“伏愿陛下览古人之言,察古人之意,上以社稷为重,下以苍生在念。宜令皇后无往正殿干预外朝,专在中宫,聿修阴教,则坤仪式固,鼎命惟永。”疏奏不纳。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苦言其不可。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彦范又对曰:“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惟陛下少加慎择。”帝竟不纳。

(节选自《旧唐书·桓彦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
B.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
C.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
D.纳言狄仁杰特相礼异/尝谓曰/足下才识如是/必能自致远大/长安三年/历迁御史中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簿,古代官职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B.不豫,可以表示不犹豫或不高兴,也是天子有病的讳称,文中指的是武则天生病。
C.墨敕,亦作“墨勅”,指的是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D.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在国子监任职,职务为教授生徒或协助主管教务训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彦范上疏直言,弹劾皇帝宠臣。张昌宗深受武则天的宠信,却不思报答,反而包藏祸心,桓彦范直指他为逆臣,要求皇帝将他治罪。
B.桓彦范反对酷刑,奏请宽宥罪犯。他前后多次上疏,奏请武则天赦免文明元年以后被判有罪的人,在他的坚持下,所有罪犯都被赦免。
C.桓彦范于国有功,诛杀张氏兄弟。他联合大臣,铲除密谋叛乱的张易之和张昌宗,立下大功,太子登基后论功行赏,他得以加官进爵。
D.桓彦范心忧国家,反对后宫干政。他担心武则天篡权的历史重演,请求唐中宗把天下和百姓放在心上,不要让皇后干预朝廷中的事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彦范凡所奏议,若逢人主诘责,则辞色无惧,争之愈厉。
(2)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文中桓彦范担任大理寺司刑少卿的为官理念是什么?
2022-03-19更新 | 10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佑,君卿,京兆万年人。佑以荫入仕,补济南郡参军、剡县丞。时刺史韦元甫尝受恩于佑父,佑谒见,元甫未之知,以故人子待之。他日,元甫视事,有疑狱不能决。佑时在旁,元甫试:讯于佑;佑口对响应,皆得其要。元甫奇之,乃奏为司法参军。元甫为浙西观察、淮南节度,皆辟为从事,深所委信。

佑性敦厚强力,尤精吏职,虽外示宽和,而持身有术。为政弘易,不尚皦察,掌计治民,物便而济,驭戎应变,即非所长。性嗜学,该涉古今,以富国安人之术为己任。初开元末,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取《周礼》六官所职,撰分门书三十五卷,号曰《政典》,大为时贤称赏。佑得其书,寻味厥旨,以为条目未尽,因而广之,加以《开元礼》《乐》,书成二百卷,号曰《通典》。贞元十七年,自淮南使人诣阙献之。优诏嘉之,命藏书府。其书大传于时,礼乐刑政之源,千裁如指诸掌,大为士君子所称。佑性勤而无倦,虽位极将相,手不释卷。质明视事,接对宾客,夜则灯下读书,孜孜不怠。与宾佐谈论,人惮其辩而伏其博,设有疑误,亦能质正

元和元年,河西党项潜导吐蕃入寇,边将邀功,亟请击之。佑上论之曰:“臣伏见党项与西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诚当谨兵戎备侵轶益发甲卒邀其蔻暴此盖未达事机匹夫之常论也。党项小蕃,杂处中国,本怀我德,当示抚绥。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诚宜慎择良将,诫之完葺,使保诚信,绝其求取,用示怀柔。来则惩御,去则谨备,自然怀柔,革其奸谋,何必遽图兴师,坐致劳费!”上深嘉纳。

岁余,请致仕,诏不许,但令三五日一入中书,平章政事。元和七年薨,寿七十八,废朝三日,册赠太傅,谥曰安简。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伏见党项与西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诚当谨兵戎/备侵轶/益发甲卒/邀其寇暴/此盖未达事机/匹夫之常论也
B.臣伏见党项与西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诚当谨兵戎备/侵轶益发甲卒/邀其寇暴/此盖未达事机/匹夫之常论也
C.臣伏/见党项与西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诚/当谨兵戎/备侵轶/益发甲卒/邀其寇暴/此盖未达事机/匹夫之常论也
D.臣伏见党项与西戎潜通/屡有降人指陈事迹/而公卿廷议/以为诚当谨兵戎备/侵轶益发甲卒/邀其寇暴/此盖未达事机/匹夫之常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开元,年号名。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疏,文中指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的一种文件。
D.册赠,册即册书,册赠即以册书的形式对功臣及其亲属追加封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佑恩荫入仕,断案有方。杜佑凭借祖上的功绩做了官。对韦元甫未能决断的疑案,杜佑的处理得到韦元甫的称赞,彰显出自己的才能。
B.杜佑秉性敦厚,样样精通。杜佑的外表让人觉得他宽容和善,但实际上他却很有权谋,在政治、军事、经济、民事等方面能力突出。
C.杜佑勤奋好学,读书著书。杜佑始终喜好学习,白天处理公事,夜晚继续读书;补充《政典》的内容,写成《通典》,被人大加赞颂。
D.杜佑忠于朝廷,深得信任。杜佑将研究富国安民的治政之道看作是自己的责任。晚年时请求退休朝廷不准,仍让他参与商讨政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刺史韦元甫尝受恩于佑父,佑谒见,元甫未之知,以故人子待之。
(2)与宾佐谈论,人惮其辩而伏其博,设有疑误,亦能质正。
2021-02-05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