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17006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气象学家用不断攀升的数字描摹高温时,生活在高温下的普通人,正用肉身感知着今夏的酷暑。“热射病”这个往年似乎不常见的词语,今年频上热搜。专家指出,热射病其实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具有很高的致死率。

?从预防劳力型热射病角度来讲,要避免在酷暑下过度地剧烈运动。当然,多大的运动量可以被称作剧烈运动,也要因人而异。所以不要去看所谓的剧烈运动的标准是多少,而是要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不要忽视身体感受,一旦有中暑、热射病的症状,就要及时自救。

此外很多热射病患者发病前都有基础诱因,比如很多患者在发病前一两天就已经有腹泻呕吐、身体虚弱、睡眠不好等症状,如果已经发生类似症状后依然在高温下工作,

如果必须长期在高温下工作,应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补水、补盐、多休息。高温作业者要让身体逐步适应高温环境,每天都保持比较一致的工作时长,不要,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马上停止工作。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热射病”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手脚瘦得像芦柴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
B.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D.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后世史传文学影响深远。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古时期,人类一次次走出非洲,流散于世界各地,最终形成了以世界五大文明为代表的人类古文明。人类古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①        的贡献。童年时代的人类文明,②         都是农业文明,都成长于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

在欧亚大陆,这些犹如星星点点的绿洲的古文明,周边游牧部族总是威胁着它们,也许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会给游牧部族导致灾难,也许是因为这些游牧部族对文明国家财富的垂涎。在绵亘东西的北方草原上、在公元前二三千纪——这一特定的时空领域,发生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民族大迁移,人们追逐着水草、追逐着食物流动,前赴后继,③        。然而东西流动只是表象,南下侵入文明城邦或国家才是目的。世界五大古老文明,在印欧人民族大迁徙的冲击下,或焕发生机、④         (印度与中东),或“孤苦伶仃”、以待新生(地中海的希腊),或交融互补进而发扬光大(商周时期的中华文明)。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的三处括号作用相同,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推行“三证”(机手合格证、机具检验证、供油证)供油制度,堵住了油料漏洞。
B.他非常激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
C.她打开信封,拿出了一张信纸,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亲爱的阿夷(姨),您好!”
D.我默认天意的安排,现在我开始占有这种安排,开始相信一切安排已是最佳。(《鲁滨孙漂流记》)
2022-10-14更新 | 13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入川。走一路,且看一路。河南的边界上,田地是矩形的一片一片,金黄色,闪耀着。火车在黄色的矩形阵列中徜徉而过,满目的金黄令我猝不及防。柯老师说这是还没有收获的小麦,我看了又看,最终什么也没有看出来。其实,我的爷爷就是农民,我的奶奶现在还在湖南老家________地耕作着,我身体里流淌着中国农民温热的血液。但当我出生,长大,学习知识,我却对小麦的形状毫无概念了。瞬间有种________之感。

到秦豫交界,过隧道便成了常态。这是一种太奇妙的感觉。北方特有的布满黄土的天就笼罩在前方,一层层巨大的山________地生长着,给人以________的震惊,甚至令我产生某种恐惧。(     )心里有释然也有怀疑(甲)我们就这样征服了大山(乙)山回答了(丙)以车与轨道摩擦产生的巨大轰鸣(丁)

1.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甲、乙、丙、丁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       :       。
B.:       ?       ,       。
C.,       。       :       !
D.:       。       ,       !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并仿照此句运用拟人手法在括号内补写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顺畅。
2022-07-19更新 | 196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散文阅读如果以客观和主观为两极,将理念与情感对立,就会产生知性与感性之分。。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是动态的、主动的。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散文不宜长篇大论,尤其不宜刻板而露骨的推理。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能成为理趣。感性是处理作品的感官经验,在写景、叙事上如果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也就是富于临场感

散文的动人之处,取决于作品能否抒情。作家如果能有写景出色,叙事生动,那么抒情之功就半在其中。如果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效。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两者交融,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另外,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中的内容和文中“临场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经过不断地学习,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在这个重要时刻,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C.“十一黄金周”来临,我们欢迎大家到桂林来旅游。
D.在克隆实验中,科学家给这只克隆羊取名为“多利”。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2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20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