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217250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东周策》)

【注】①醯壶酱甀:醋瓶子或酱罐子。②漓然:流动的样子。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要加句读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到答题卡上的横线处。
周赖大国之义A得君臣B父子相保也C愿献九鼎D不识大国E何途之F从而致G之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是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九州。
B.“周君患之”与成语“患得患失”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C.弊邑,破败的小城镇。文中因东周时期天下支离破碎,故称之。
D.殷,商朝盘庚迁都于殷,商亦称为“殷”,后世称之为“殷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秦国兵临城下索要九鼎的要求,周君忧心忡忡,将这件事告诉了颜率,颜率主动请求为周君去齐国借兵救援。
B.颜率为了让齐国发兵救援东周,承诺将九鼎送给齐国,齐王权衡再三后,派遣五万大军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C.当齐王准备向周君索要九鼎,让东周兑现诺言时,周君忧心忡忡,颜率再次请求出使齐国,并为周君解除了忧患。
D.颜率见到齐王之后,先表示东周甘愿把九鼎献给齐王,然后又极力陈说运送九鼎的难处,最终打消了齐王的念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
(2)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5.颜率前往齐国借兵和让齐国放弃九鼎,分别采用了怎样的劝说策略?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故奉教。焉。

太子跪地逢迎,却行为道【注】,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可乎?田光曰:故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烈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注】道:导,引导。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B.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C.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D.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之”指图谋良策,“图”与《孔雀东南飞》“不图子自归”中的“图”含义不同。
B.“乃造焉”即去拜访他,“造”与《赤壁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中“造”含义相同。
C.“逢迎”即迎接,“逢迎”与《孔雀东南飞》中的“蹑履相逢迎”中“逢迎”含义相同。
D.“相善”指互相交好,“善”与《鸿门宴》中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中“善”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丹面对将要被秦国灭掉的严峻形势,请求太傅鞫武为他出谋划策。
B.太傅武不愿冒着惹怒秦国的危险,在太子丹的请求下向他推荐田光。
C.太子丹对田光极其恭敬,但田光表示自己已经年老,不想再参与此事。
D.为了信守对太子丹许下的不泄密的诺言并激励荆轲,田光选择了自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022-08-23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渐离击筑,荆轲而歌            和:唱和,同声相应。
B.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
C.燕王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
D.持千金之资                         币:礼品。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仆所以留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燕使者咸阳宫
C.终已不                        计不知所出耳
D.嘉先言于秦王曰          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慷慨羽声则指声调典雅而哀怨。
B.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分类,比如“谦称”“敬称”“贱称”等等。“竖子”是对人的贱称。“仆”是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C.“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
D.“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例如文中的“乃朝服,设九宾”。
2019-10-10更新 | 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扅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自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侯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僕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

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

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乃留止。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桀得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为太子。

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选自《战国策·秦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
B.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
C.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
D.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而留/计是抱空质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子,指古代出于政治目的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历史上著名的质子,如燕太子丹等。
B.“倍”字义丰富:“倍思亲”是加倍;“十倍之地”是倍数;“倍德”与“倍约”一样,均同“背”,可释为“违背”“背弃”。
C.山陵崩,是对君王逝世避讳的一种说法,文中的“晏驾”也是同样的用法。据《礼记》记载,“崩”也是诸侯去世的专门用法。
D.避席,指离开坐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表示了对对方的尊敬。这里,除了表达对吕不韦的尊敬外,还体现了阳泉君谦虚求教的姿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之所以为身为质子的异人各处奔走,乃是相中了异人的奇货可居,从他与父亲的交谈中不难看出其商人本色。
B.吕不韦虽出身商贾,但对当时的天下局势多有关注,分析时更能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展现了极强的政治洞察力和远大抱负。
C.异人之所以能在秦国成功立足,既靠吕不韦的良策,如拜见时着楚衣以博得华阳夫人的欢心,也凭自己的智慧,善陈苦情,唤起秦王同情。
D.异人先利用秦王也曾羁留赵国的经历拉近两人的关系,又献策建议秦赵边境的城门早闭晚开,由此得到了秦王的赞赏,一举成为太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
(2)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吕不韦是如何让异人成功回到秦国的。
2023-01-25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