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秦观(1049-110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6 题号:2187147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醉漾轻舟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①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②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到花深处”一句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B.词人被“尘缘”牵累,不能解脱,只好在这如花的仙境中住下去。
C.下片开篇两句勾勒出一幅烟水迷蒙、日暮途远的画面,体现出词人被贬后的凄冷之情。
D.“不记”二字虽轻描淡写,却耐人寻味,暗含词人备受压抑而无法自解的深深悲愁。
2.本词下片的景物描写具有暗示性,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虞 美 人

秦 观[注]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 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开篇“和露”两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作者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不道春难管”,与上一句构成对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却不能长留在人间,表达了无奈和忧愤之情。
D.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E.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2.“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017-04-07更新 | 22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光明媚,万物竞发,全词以细描笔法勾勒出一幅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图。
B.“倚东风”两句,描写词人沐浴春风,表现出其沉醉农村春景欢快心态。
C.“飏青旗”类似《鹏鸪天》词中的:“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D.词作一反作者在其他词作中常见的哀怨凄切情调,描绘出春天勃勃生机。
2.你认为词作中的八段景即八个句号所描绘的八般景致,哪一段最能代表美丽乡村的春天?请说明理由并简要分析。
2022-04-09更新 | 3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

秦观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注]①连远横空,挨着园林横空而建。②绣毂雕鞍,这里指骏马。③鸳甃,用对称之砖瓦砌成的井壁。此处指井台。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离别与思念的词,全词从女主人公的角度写离别的场景与别后的愁闷。
B.“过尽”二字描绘出了女主人公想买又不愿买的惋惜之情,因为纵有鲜花,谁适为容。
C.“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说上天如果知道的话,也会变得消瘦,突出了相思之苦。
D.“念多情”三句意思是说:如今只有当时那多情的明月,依旧照着离人,让人更添愁苦。
2.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结合词的上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4-02-04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