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司马光(1019-108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218902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安帝义熙五年三月,刘裕抗表伐南燕,朝议皆以为不可,惟左仆射孟昶、车骑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以为必克,劝裕行。己巳,刘裕发建康,帅舟师自淮入泗。五月,至下邳,留船舰、辎重,步进至琅邪,所过皆筑城,留兵守之。或谓裕曰:燕人若塞大岘之险,或坚壁清野,大军深入,不唯无功,将不能自归,奈何?裕曰:吾虑之熟矣,鲜卑贪婪,不知远计,进利虏获,退惜禾苗,谓我孤军远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退守广固必不能守险清野敢为诸君保之。果刘裕过大岘,燕兵不出。

南燕主慕容超先遣公孙五楼、贺赖卢及左将军段晖等,将步骑五万屯临朐。闻晋兵入岘,自将步骑四万往就之,使五楼帅骑进据巨蔑水。前锋孟龙符与战,破之,五楼退走。裕以车四千乘为左右翼,方轨徐进,与燕兵战于临朐南,日向,胜负犹未决。参军胡藩言于裕曰:燕悉兵出战,临朐城中留守必寡,愿以奇兵从间道取其城,此韩信所以破赵也。裕遣藩及咨议参军檀韶、建威将军河内向弥潜师出燕兵之后,攻临朐,声言轻兵自海道至矣。向弥擐甲先登,遂克之。超大惊,单骑就段晖于城南。裕纵兵奋击,燕众大败,斩段晖等大将十余人,超遁还广固,获其玉玺、辇及豹尾。裕乘胜逐北至广固,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入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于是因齐地粮储,悉停江、淮遭运。超遣尚书郎张纲乞师于秦,太山太守申宣执之,送于裕。裕升纲于楼车,使周城呼曰:刘勃勃大破秦军,无兵相救。城中莫不失色。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超请割大岘以南地为藩臣,裕不许。围城益急。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三十七》)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过A进据B临朐C退守D广固E必不能守险F清野G敢为诸君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熙五年,古代的年号纪年法。此外,还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等。
B.以为,文中指认为,与《劝学》中“𫐓以为轮”的“以为”词义并不相同。
C.昃,太阳偏向东方,指太阳刚升起,与成语“昃食宵衣”的“昃”意思相同。
D.因,指趁机,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词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力排众议讨伐南燕,有人担心他此次大军深入会一败涂地,但刘裕认为鲜卑人贪婪,不知道长远打算,不会占据险要之地来抵抗。
B.南燕国主慕容超听说东晋兵马已经进入岘山,便亲自带兵前去迎战,他的前锋孟龙符与刘裕军队交战不敌,公孙五楼也落荒而逃。
C.刘裕听从参军胡藩的进言并委派胡藩等人率兵偷偷绕到南燕军队的后面,进攻临朐,声称是从海路直接赶来增援的。
D.南燕尚书郎张纲受命去向后秦请求救兵,却被申宣抓住送给刘裕。刘裕命张纲登上楼车高喊无兵来救援,引得城中将士大惊失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军深入,不唯无功,将不能自归,奈何?
(2)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
5.在讨伐南燕事件中,刘裕能够一步步走向胜利与他的哪些品质密不可分?请简要概括。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十月,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沛公西入咸阳,萧何先入收秦丞相府图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既定河北,率诸侯兵欲西入关。章邯以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秦吏卒多怨,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项羽召黥布、蒲将军计曰:秦吏卒尚众,其心不服,至关不听,事必危。不如击杀之,而独与章邯、长史欣、都尉翳入秦。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一》)

文本二:

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
B.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
C.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
D.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又尽诛吾父母妻子/奈何/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及其他事务的一种凭证。文中代指权力。
B.图籍,指地图与户籍。其中“籍”与《鸿门宴》中“籍吏民”的“籍”意思相同。
C.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后也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D.子房,张良的字,刘邦称其字以示尊重;《侍坐》篇中孔子称弟子的名以示亲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咸阳后能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及财力物力的分布,得益于萧何将秦丞相府的图册、户籍簿等收藏起来。
B.刘邦起初贪恋秦宫室豪华、美女财宝众多的奢靡生活,想留在秦宫居住,但最终接受樊哙和张良的劝谏,回到霸上驻军。
C.刘邦体恤秦人,废除秦朝严酷的刑法,安抚百姓,分发府库财物给百姓;而项羽却因担心秦军官吏士卒不服,在新安城南坑杀了二十余万秦军。
D.刘邦知人善任,他自知谋略不及张良,后勤保障不及萧何,领兵作战不及韩信,却能用三人取天下,这是他夺取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4.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5.关中百姓“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3-07-04更新 | 3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朕有得失,毋惜尽言!上面定勋臣长孙无忌等爵邑,命陈叔达于殿下唱名示之,且曰: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于是诸将争功,纷纭不已。淮安王神通曰: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上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诸将乃相谓曰:陛下至公,虽淮安王尚无所私,吾侪何敢不安其分。遂皆悦服。房玄龄尝言:秦府旧人未迁官者,皆嗟怨曰:‘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乃出东宫、齐府人之后。’上曰:王者至公无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与卿辈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故设官分职,以为民也,当择贤才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哉!必也新而贤,旧而不肖,安可舍新而取旧乎!今不论其贤不肖而直言嗟怨,岂为政之体乎!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上与侍臣论周、秦修短,萧璃对曰:纣为不道,武王征之。周及六国无罪,始皇灭之。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谢不及。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二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B.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C.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D.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用“公”为封爵之首。文中泛指朝中的高官。
B.炀帝,文中指杨广,“炀”为其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
C.山东,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称泰山以东为山东,北魏、隋、唐以后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
D.六国,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大臣勇于进谏,敢讲真话,唐太宗以镜子为喻说明忠臣进言对国君纠错的作用,还注意说话方式,改变“英毅”容貌。
B.在给开国元勋评定爵位封邑时,唐太宗坚持“论功行赏”的原则,作风民主,他面定勋臣,唱名公示,并让当事人发表意见。
C.唐太宗认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就要认真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治天下应当顺应民心;君主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心服。
D.唐太宗在与房玄龄、封德彝的交谈中,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用人观;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反对任人唯亲、苛求“奇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属奉事左右,几何年矣,今除官,乃出东宫、齐府人之后。
(2)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
5.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唐太宗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服淮安王李神通不要“争功”的。
2022-03-30更新 | 10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帝欲诛樊爱能等以肃军政,犹豫未决。己亥,昼卧行宫帐中,张永德侍侧,帝以其事访之,对曰:“爱能等素无大功,忝冒节钺,望敌先逃,死未塞责。且陛下方欲削平四海,苟军法不立,虽有熊罴之士,百万之众,安得而用之!”帝掷枕于地,大呼称善。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悉斩之。壬戌,诏群臣极言得失,其略曰:“朕于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上谓宰相曰:“朕每思致治之方,未得其要,寝食不忘。”比部郎中王朴献策,以为:“中国之失吴、蜀、幽、并,皆由失道。今必先观所以失之之原,然后知所以取之之术。其始失之也,莫不以君暗臣邪,兵骄民困,奸党内炽,武夫外横,因小致大,积微成著。今欲取之,莫若反其所为而已。”后周世宗欣然接受。未几,左谏议大夫,知开封府事。六月,庚子,上亲录囚于内苑。有汝州民马遇,父及弟为变所冤死。屡经覆按,不能自伸,上临问,始得其实,人以为神。由是诸长史无不亲察狱讼。乙酉,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其左右,人皆失色而上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薄籍,过目无所忘,发奸伏,聪察如神。然用法太严,君臣职事小有不举,往往置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悔之,末年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B.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C.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D.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宫,古代指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文中指后者。
B.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是提升官职,此外表示提升官职的词还有擢、拔、陟、加、晋等。
C.录囚,亦称虑囚。中国封建时代由皇帝或有关官吏讯察囚犯决定可否原宥的制度,始于汉代。
D.登遐,本意谓死者升天而去,后引申为对他人死去的讳称,又特指帝王之死,犹言登仙远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樊爱能平时没有建立大功,周世宗就杀了他,世宗的主要目的是想杀鸡儆猴来整顿军纪。
B.周世宗让群臣谈论政事,是想了解大臣们的才能、忠心及任用是否恰当以更有利于政事。
C.在周世宗的率先垂范下,各部长官为避免再出现重大的冤假错案而开始非常重视诉讼案件。
D.周世宗不光治军严明,前期对群臣管理也非常严格,大臣们即使犯有小错也会被处以重刑。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言之不入,罪实在予;苟求之不言,咎将谁执!
(2)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5.针对周世宗找不到天下大治的方法,王朴献上了什么计策?请加以概括。
2023-08-01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