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190790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临皋,即临皋亭,位于黄州南江边。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与家眷共居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点明夜饮的地点,“醒复醉”写出纵饮之程度,“仿佛”可想象词人的醉态。
B.词人夜半归家,到门口听到如雷的鼻息声,“敲门都不应”含蓄地表达了对家僮的不满。
C.词人静夜沉思,心与景会,“夜阑风静縠纹平”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词人心境的外化。
D.下片首句直抒胸臆,抒发词人的喟叹,饱含切身感受,带有哲理意味,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018-06-19更新 | 1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反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浑然一体。开首两句点出了风细柳斜、生机蓬勃的景色,体现了“春未老”的特点。
B.“暗”字写出了寒食节时烟雨笼罩千家万户的阴沉景象,流露出词人黯然沉重的心情。
C.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既表达了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又表达了词人借此以自我解脱的情思。
D.本词运用了拟人、对仗、象征等手法,将所见之景和所抒之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2.标题往往是词作内容的高度概括,那么本词是如何围绕标题来展开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020-11-25更新 | 9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各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有人说“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用得妙,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2019-03-10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