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辙(1039-111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219366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①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1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②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而实腴。自曹、刘、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2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③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常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选自《栾城后集》卷二十一)

材料二:

嗟夫,渊明隐居以求志咏歌以忘老诚古之达者而才实拙。若夫子瞻,仕至从官,出长八州,事业见于当世,其刚信矣,而岂渊明之才拙者哉!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古之君子,其取于人则然。

(节选自《梁溪漫志》卷四《东坡改〈和陶集引》》条3

【注】(1)过:即苏过,是苏轼的第三子。(2)俨:陶渊明的儿子。(3)此条内容引自苏辙原文。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渊明隐居A以求志B咏歌C以忘老D诚古之E达者F而才G实拙
2.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及“鲍、谢、李、杜”等人,是指历史上的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
B.桑榆,指桑树与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故以此指日暮。文中用来比喻晚年,垂老之年。
C.冠,就是弱冠。古代男子在二十岁要行冠礼,表示成年,应当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D.古人用“先”指死去的人,如先考。文中的“先君”,指死去的君主,曾要求苏辙师从苏轼。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晚年谪居儋耳,简居蔬食,以读史创作诗文为兴趣追求,其作品精妙,未现出老人常有的衰惫之态。
B.苏轼诗作追和古人,且独独喜欢陶渊明的诗。在他看来,陶诗风格朴质与华美兼具,清瘦与丰腴同在。
C.陶渊明年轻时常常为了生存到处奔走,性格刚烈的他希望自己早点死去,但又害怕子女因此忍饥挨饿。
D.孔子治学追求转述先哲而不自创新思想,相信并喜好古人的东西,古来君子常以此作为治学为人的标准。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5.阅读材料一第三自然段与材料二选文,苏轼认为自己的大难是__________,因而认可陶渊明__________;在苏辙看来,苏轼跟陶渊明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陶渊明__________(三处均用原文词句回答)。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蒣搽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子瞻常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有删改)


【注释】①黾(mǐn)勉:努力。②驰骤:指马飞快地奔跑,这里比喻用力地追。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子为我
(2)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3)谁肯信之
(4)先君命辙师
2.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苏轼“谪居儋耳”时的生活态度。
3.阅读第二段,概括苏东坡追和陶渊明诗歌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2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古今家诫叙

苏辙

老子曰:“慈故能勇,俭故能广。”或曰:“慈则安能勇?”曰:“父母之于子也,爱之深, 故其为之虑事也精。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辙少而读书,见父母之戒其子者,谆谆乎惟恐其不尽也,恻恻乎惟恐其不入也。曰:“呜呼,此父母之心也哉!”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君之于臣也,为之号令以戒之,能者予之,不能者不取也。臣之于君也,可则谏,否则去。子之于父也,以几谏不敢显,皆有礼存焉。父母则不然,子虽不肖,岂有弃子者哉! 是以尽其有以告之,无憾而后止。《诗》曰:“泂①酌彼行潦②,挹③彼注兹,可以餴饎④,岂弟⑤君子,民之父母。”夫虽行潦之陋而无所弃,犹父母之无弃子也,故父母之于子,人伦之极也。虽其不贤,及其为子言也必忠且尽,而况其贤者乎?

太常少卿长沙孙公景修,少孤而教于母,母贤,能就其业。既老而念母之心不忘,为《贤母录》,以致其意。既又集《古今家诫》,得四十九人,以示辙,曰:“古有为是书者,而其文不完。吾病焉,是以为此。合众父母之心,以遗天下之人,庶几有益乎。”辙读之而叹曰:“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慈孝之心,人皆有之,特患无以发之耳。今是书也,要将以发之欤?虽广之天下可也。自周公以来至于今,父戒四十五,母戒四。公又将益广之未止也。”元丰二年四月三日,眉阳苏辙叙。


【注】①泂:从远处。②行潦:本来指沟中的流水。③挹:舀。④餴饎:煮饭,烹煮泰稷。⑤岂弟:即恺悌,和乐平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则不然,子虽不   肖:孝顺B.为《贤母录》,以其意     致:表达
C.吾焉,是以为此          病:遗憾D.庶几有益乎                       庶几:希望,但愿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父母于子也          不知东方既白
B.皆有礼存             风雨兴
C.无憾后止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遗天下之人          刘日薄西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苏辙为孙景修所作的《古今家诚》所写的一篇序言,在序言中,苏辙表达了自己对于孝、慈等人伦观念的理解。
B.《古今家诚》属于家训一类的著作,是孙景修有感于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启发人们的慈孝之心而作的。
C.文章作为一篇序文,叙述旧事写得深情动人,且在记叙的过程中,苏辙引用《诗经》中关于孝道的说法来表现父母无私的爱。
D.作者对孙景修编写的《古今家诚》给予了很高评价,他认为这本书推广流传于天下是一定行得通的。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B.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C.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D.以深爱而行精虑/故其为之/避害也速/而就利也/果此慈之/所以能勇也/非父母之贤/于人势有所必至矣
5.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之于弟子也,为之规矩以授之,贤者引之,不贤者不强也。
(2)虽有悍子,忿斗于市莫之能止也,闻父之声则敛手而退,市人之过之者亦莫不泣也。
2020-06-16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材料二:

尝读六国《世家》,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知A出此B而乃贪C疆場D尺寸E之利F背盟败约G以自相H屠灭。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指同一类别的人,与《师说》中“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中的“徒”词义不相同。
B.考,指审察、察考,与《石钟山记》中“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的“考”词义不同。
C.窃,谦辞,私自,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中的“窃”词义相同。
D.区区,指少、小,与《孔雀东南飞(并序)》“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词义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及卿相都争相养士,苏轼认为这样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B.苏轼提倡要使“智、勇、辩、力”四类人才各安其所,不失去常业,这样百姓就安定了。
C.苏辙对六国拥有土地、军队等优势却为秦所灭感到奇怪,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安的计策。
D.苏辙认为齐、楚、韩、魏四国应该协助面临敌寇危险的燕、赵,让燕、赵无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2)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5.请结合材料,并联系苏洵的《六国论》,说说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对六国的存灭各持怎样的观点。
2024-05-31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