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三国 > 曹丕(155-220)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7 题号:2193767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短歌行①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倏忽,弃我遐迁②。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呦呦游鹿,衔草鸣麑③。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④。忧心孔疚,莫我能知。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从人亡物在写起,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起笔十分自然。
B.“神灵倏忽,弃我遐迁”中“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C.“人亦有言”四句紧承上面的“忧”字展开,写到自己白发早生,表达了对自己早衰的忧伤。
D.整首诗质朴本色,诗人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2.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但两者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曹丕(155-220)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兴二首(其二)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能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雨过偶书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注】①飘风:暴起的风。②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③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后因反对派阻挠,王安石被罢免,出知江宁府,本诗是他到江宁任上后所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诗语言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开篇两句以浮云起,构思新颖,贴切传神。
B.曹诗联想丰富,诗篇从“浮云”写起,又写浮云被吹到“东南”、“吴会”,突出了主题。
C.王诗“甘”“洗”“共”三字生动写出雨降临及时,雨势酣畅,人们欢欣鼓舞的反应。
D.王诗是看似写雨,描摹雨势、雨态,实际却是借物表达自己被罢免后的忧愁。
2.两首诗中作者都写到了浮云,浮云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2-10-07更新 | 2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短歌行

曹丕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注】①短歌行:为乐府诗旧题。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二月,葬高陵。此诗当作于曹操葬后不久。②遐迁:远离。此指去世。③麑(ní):指小鹿。④百离:种种痛苦。离,同“罹”,忧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从人亡物在写起,看到父亲生前用过的帷幕、几筵,不禁触物伤情,起笔十分自然。
B.“神灵倏忽,弃我遐迁”中“倏忽”一词非常生动地写出诗人丧亲之后,恍然若失的心态。
C.“人亦有言”四句紧承上面的“忧”字展开,写到自己白发早生,表达了对自己早衰的忧伤。
D.整首诗质朴本色,诗人把思亲之情描写得细腻、生动、真挚,体现出“工于言情”的特点。
2.曹丕的《短歌行》和曹操的《短歌行》都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两者表达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3-11-17更新 | 30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广陵观兵

曹丕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 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注释】①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领兵东征孙权,行幸广陵(今扬州),在长江边举行了阅兵式。②戢(jí): 收敛,收藏。③古公, 即周文王的祖父亶父,他在岐山下修建宫室,发展耕作。④鲁襄公二年,晋国率诸侯军队讨伐郑国时,采用孟献子的建议在虎牢修筑城防,迫使郑国不战而首称服。⑤汉宣帝时名将赵充国,主张“罢骑兵”“合万人留屯田”,使羌人的先零部落失去盘踞地, 四万余人降汉。⑥东山诗: 出自《诗经》,诗歌以周公东征为背景,表达士兵久役不归之痛。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兵”两句写阅兵环境,江水浩荡,气象雄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B.“猛将”两句,写威猛的将士们同仇敌忾,显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
C.“不战”两句与“量宜运权略”照应,表现出曹丕作为政治家的抱负。
D.“兴农”句开始,由写古人事迹转回自身,体现了兴农与战争的矛盾。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叙写观兵场景时既有直接描写,也有侧面烘托,颇具画面感。
B.“谁云江水广”两句,设问与夸张并用,抒发急切的思归之情。
C.“古公”六句,连用三个典故,含蓄表达了对治国贤臣的渴求。
D.结尾两句借《东山》诗反思兴兵伐吴给将士们带来了无尽忧伤。
3.汉代文学家刘桢评价曹丕“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请结合诗句,简述本诗的“壮思”有哪些内涵。
2023-11-01更新 | 2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