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2196679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金人犯,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擢左正言。先是,朝廷赐金国帛一千万,肃在其营,密觇,均与将士之数,大约不过八万。至是为上言之,且言:金人不足畏,但其信赏必罚,不假文字,故人各用命。朝廷则不然,有同时立功而功又相等者,或已转数官,或尚为布衣,轻重上下,只在吏手。赏既不明谁肯自劝欲望专立功赏一司使凡立功者得以自陈上从之。朝臣受伪命者众,肃请分三等定罪。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肃具言之,上以为然。耿南仲得祠禄归,其子延禧为郡守,肃劾:南仲父子同恶,沮渡河之战,遏勤王之兵,今日割三镇,明日截两河。及陛下欲进援京城,又为南仲父子所沮。误国如此,乞正典刑。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赐五品服。内侍陈良弼肩舆[注]至横门外,买入内女童,肃连章论之。时官吏多托故而去,肃建议削其仕版,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肃在谏垣,遇事感激,不三月凡抗二十疏,言皆切至,上多采纳。会李纲罢,肃奏曰: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惟陛下尝顾臣曰:‘李纲真以身徇国者。’今日罢之,而责词甚严,此臣所以有疑也。且两河百姓无所适从,纲措置不一月间,民兵稍集,今纲既去,两河之民将如何哉?伪楚之臣纷纷在朝,李纲先乞逐逆臣邦昌,然后叛党稍能正罪,今纲既去,叛臣将如何哉?叛臣在朝,政事乖矣,两河无兵,外夷骄矣,李纲于此,亦不可谓无一日之长。执政怒,送肃吏部,罢归居家。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四》,有删减)

[注]肩舆,乘坐轿子。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赏既不明A谁B肯自劝C欲望D专立E功赏一司F使凡立功者G得以自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
B.不然,不这样。“然”与后文中“上以为然”的“然”意思相同。
C.祠禄,宋代官职名,是朝廷为安置高官而设的管理道观的闲职。
D.感激,感愤激昂,和“感激涕零”中的“感激”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肃滞留金营时,根据一千万帛的分配人数判断金国军力情况,后向皇帝汇报,认为金不足为惧。
B.邓肃指出金人赏罚有据,将士肯卖命作战;而宋朝奖罚的权力掌握在官吏手上,结果赏罚不明。
C.耿南仲父子多次阻碍作战,且割让土地,邓肃认为其行径危害国家利益,理应被处死,皇帝同意。
D.邓肃忠于职守,他连上奏章指责陈良弼买入内女童,认为那些托故离职的官员应受法律制裁。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仲尝荐肃于钦宗,肃言之不恤,上嘉其直。
(2)纲学虽正而术疏,谋虽深而机浅,固不足以副圣意。
5.邓肃劝阻皇帝罢免李纲,理由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纮字君章,起进士,为永年令。岁荒,民将他往,召谕父老曰:令不能使汝必无行,若留,能使汝无饥。皆喜听命。乃官给印券,使称贷于大家,约岁丰为督偿,于是咸得食,无徙者。明年稔,偿不愆素。神宗闻其材,用为大理详断官、检详枢密刑房,修《武经要略》。以职事对,帝翌日语宰相,嘉其论奏明白,未果用。纮每议狱,必傅经谊。又论:天下囚应死,吏懦不行法,辄以疑谳。夫杀人而以疑谳,是纵民为杀之道也。请治妄谳者。不从。擢刑部郎中。元祐初,为国母祭奠使。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他日,夏使至,请归复侵疆。纮逆之至馆,使欲入见有所陈,纮止之,答语颇不逊。纮曰:国主设有请,必具表中,此大事也,朝廷肯以使人口语为可否乎?随语连拄之,乃不敢言。

知郓州。尝有揭帜城隅,著妖言其上,期为变,州民皆震。俄而草场白昼火,盖所揭一事也,民又益恐。或请大索城中,纮笑曰: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居无何,获盗,乃奸民为妖如所揣,遂按诛之。徙知应天府,卒,年六十二。纮事兄纯礼甚备。在郓州闻讣,泣曰:兄教我成立,今亡不得临,死不瞑矣。适诣阙,迎其柩于都门,哀动行路。悉以奉钱给寡嫂,推其予恩,官其子若孙一人。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归,医视之。随竞死,为治丧第中。或以为嫌,不自恤,其风义盖天性云。

(选自《宋史·杜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B.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C.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D.时夏人方修贡/入其国/礼犹倨/迓者至衣毛裘/设王人坐/蒙以黪/且不跪受诏/纮责之曰/天王吊礼甚厚/今不可以加礼/夏人畏惧加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指在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将进士分为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
B.神宗是庙号,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时所使用的名号,有别于用以褒贬善恶的谥号。
C.夏指西夏,是曾与北宋对峙的政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之为“天狼”。
D.知郓州即担任郓州知州,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纮体恤百姓,政绩卓著。境内发生饥荒,百姓纷纷准备逃亡,他采取措施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因此受到皇帝提拔任用。
B.杜纮审案严谨,执法严格。对于案件,他结合经书的义理加以审决;对于因懦弱而未严格执法的官吏,他果断加以惩治。
C.杜纮又正直勇敢,不畏强势。面对索要疆土的无理要求,他毫不退让,据理予以严厉驳斥,使得西夏使者不再敢于提及此事。
D.杜纮感念兄恩,重视亲情。他铭记兄长教诲自己成人立身的恩德,侍奉兄长礼节周备,在兄长去世之后悉心照顾其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彼无能为也。
(2)宦京师时,里人马随调选,病卧逆旅,纮载与扫,医视之。
5.文中画横线的第一句“奸计正在是,冀因吾胶扰而发,奈何堕其术中”,请概括奸计的内容。
2021-08-09更新 | 1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祜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徙知湖州,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宣、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 


注:①磔裂诡异:磔裂,割裂,文风不正;诡异,内容怪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古今成败,辄能其要   语:说出B.文日数千言       属:写作
C.闻者始哗不,久乃信服   厌:满足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其城   全:保全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①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②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 
③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   ④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⑥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⑥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读了《庄子》后,觉得其中有些话,说出了自己心中以前不能说出的感觉,很是欣慰。
B.在苏轼参加礼部的考试中,因为所呈现的《刑赏忠厚论》是曾巩所作,所以主考官欧阳修给了他第二名的成绩。
C.在苏轼担任徐州知府的时候,正赶上黄河决堤,他带领全城官民奋力抗灾,最终保住了整个徐州城。
D.因为几个御史的弹劾,苏轼在湖州任职期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东坡筑室居住,并给自己取了“东坡居士”的称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2)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2018-12-20更新 | 4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执中传

陈执中,字昭誉,以父恕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帝属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建储者,执中进《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为说。翌日,帝以他疏示辅臣,皆赞曰“善”。帝指其袖中曰:“又有善于此者。”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对便殿,劳问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

曹利用婿卢士伦除福建运使,惮远不行,利用为请,乃改京东。执中尝劾奏之,利用挟私忿,出执中知汉阳军

与夏竦同知永兴军,议边事多异同,诏令互出巡边,乃屯泾州,令诸部曰:“寇籍吾水草,钞边图利,不除,且复至。”命悉焚之。表解兵柄,以为兵尚神密,千里禀命,非所以制胜,宜属四路各保疆圉。朝议善之,就知陕州,复徙青州。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

明年,沂卒王伦叛,趣淮南,执中遣巡检傅永吉追至采石矶,捕杀之。召拜参知政事。谏官孙甫、蔡襄极论不可,帝遣使驰赐敕告。久之,拜集庆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执中乘年丰调丁夫增筑二十里,以障横溃。以吏部尚书复拜同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每朝退,闭中书东便门,以防漏泄。三司勾当公事及监场务官,权势所引者,皆奏罢之,内外为之肃然。

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及议谥,礼官韩维请谥曰荣灵。后改谥恭襄,诏谥曰恭。帝篆其墓碑曰“褒忠之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B.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C.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D.执中/在中书八年/人莫敢干以私/四方问遗不及门/惟殿前都指挥使郭承祐/数至其家/为御史所言遂/诏中书/枢密自今非聚厅/无见宾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建储,指立皇太子。皇太子又称东宫,殿下。
B.执中知汉阳军,“出”,官员离开京城外放任职,离开了权力的中心,自然有贬谪的意思。
C.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D.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以及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等事务的大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陈执中因父任而步入仕途,因为在劝君王立太子的事上直言敢谏,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并升任了官职。
B.曹利用女婿卢士伦被贬官为福建运使,因担心路途遥远不愿意就任,曹利用向朝廷请求将女婿改任了京官。
C.陈执中与夏竦一起执掌永兴军,议论边事意见多不相合,朝廷只好诏令他们各自为政巡视边境,陈执中于是就屯驻泾州。
D.陈执中为官清廉,官员不敢因私事而请托他帮忙,各地拜访或送礼的人也不曾登门,只有郭承祐多次登门拜访,因此受到御史的弹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请城傅海诸州,朝廷重兴役,有诏不许。执中不奉诏,卒城之。
②河决商胡,走大名,程琳欲为堤,不果成而去。
2020-03-02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