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370 题号:219839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个冬季,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哈尔滨走进了全国甚至全球视野,各大热榜头条持续走红,被称为2024开年首个“顶流”城市。从哈尔滨到“尔滨”,再到“滨”,“冰城”等何成“热点”?让哈尔滨成为“网红”城市的,不仅有独具魅力的冰情雪韵, ①     。1963年,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冰灯游园会。1985年,首届哈尔滨冰雪节启幕,游客不仅可以观赏各种冰雕艺术,还可以坐冰帆、打冰猴,参加冰雪文艺晚会。如今,冰雪旅游和运动、体育、经济相融合,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厚。

这里有“冷”与“热”的极致体验,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这里有“土”与“洋”的碰撞融通,中外文化融汇成新的交响;这里有“闻”与“创”的传承开拓,澎湃出新时代的激情活力。如何使“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文旅部门发布旅游地图和游玩攻略,中央大街为地下通道铺地毯,暖心志愿者免费提供红糖姜茶,景区之间乘坐地铁免费,冻梨切盘,地瓜配勺,豆腐脑撒糖,创意推出黑马骑士、人造月亮、冰面热气球、狂飙气垫船、索菲亚大教堂甜点,“一天一个花样”,满足游客的眼球和味蕾,“尔滨”的种种“操作”既让人应接不暇,又在冰天雪地中温暖了游客的心。

隆冬方启,雪花装点“冰城”,欢聚点燃热情。看得见文化、留得住游客的这座“水城”,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弹起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强音,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雄浑交响乐中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句是
A.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2019-04-17更新 | 11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流域是一个唇齿相依、  的有机生命整体,我们需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的地方以自然恢复为主,秉持充分的历史耐心,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对污染严重的支流,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确保黄河流域的水体健康活泼流动;此外,还要构建流域生态廊道和串联主要生态节点的生物多样性网络,让各类自然生态要素在此生生不息,激发流域生态系统的可再生能力。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社会价值,是我们片刻也不能背离的坚强靠山。为此,必须“两手发力”,既要守护好绿水青山,也要培育、创造更多更好的金山银山。在生态容量可以承载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特色,建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黄河流域各地区应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积极践行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将黄河流域的绿水青山  转化为有高附加值、高影响力、高品牌价值的金山银山。

给黄河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必将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而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必将  。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  景象再现人间。

1.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息息相关     源源不断   相得益彰   壮观
B.休戚与共     接连不断   相得益彰   壮丽
C.息息相关     接连不断   相反相成   壮观
D.休戚与共     源源不断   相反相成   壮丽
2.下列文句与画波浪线句子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B.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C.夜饮客吞杯底月,春游人醉水中天。
D.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生态容量可以承载的基础上,不同地区对于资源禀赋特色,建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B.在生态容量可以承载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针对资源禀赋特色,建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C.在生态容量可以承载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针对资源禀赋特色,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D.在生态容量可以承载的基础上,针对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特色,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
2020-05-05更新 | 6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其后的试题。

近日,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会议大厅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德国留学生聚会,这是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联合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及德国教育基金会精心筹备和安排的。100多名曾在中国留学的德国人参加了聚会。大家畅谈留学中国的体会,发肺腑之言,谈真切感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负责人克鲁图斯在发表讲话时谈到,中国留学生把中国人向上好学、自律包容、团结友爱的风貌传达给德国民众,同时,他们深入了解了德国当地的社会文化,发挥了德中友好使者的作用,是德中友谊的桥梁。一个德国学生激动地谈到,学习汉语是他生活的转折点,并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他的生活和中国息息相关,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扩大了他的视野,也拓宽了他未来发展的道路,汉语已成为他的第二母语,中国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姜锋公参感慨地对记者说,广大德国留学生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悠久历史介绍给身边的德国人,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从而减少了两国青年之间的隔阂与误解。如果每一位德国留学生都能影响自己周边的德国人,其影响力可想而知。通过留学生交流我们将赢得更多的朋友。

请用一个比喻句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2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