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情境补写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220033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男孩问爸爸:注意安全注意危险到底注意哪一个?东西掉在地上掉在地下有什么区别?救火灭火到底是火呢,还是火呢?

以上现象的共同点是,,但语用所指却是相同的。这类现象可以运用语用视点来解释。视点原本是修辞学术语,指,包括物理视点、心理视点。后来多用于文学,视点的概念也由原来观察事物的角度逐渐变为叙述事情的角度。再后来语用学家开始重视视点概念,并提出了语用视点的说法。语用视点是指说话人感知和观察对象的角度和立场,也是说话人表述主张的方式,也是组织话语的认知图式。语用视点一般包括时空视点(主要指观察的时空位置)、观念视点(主要指情态、价值观等)、叙事视点(主要指人称视点)、框架视点(主要指组织信息的起点和终点,包括整体一部分、动作一受事、动作一原因等认知框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请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出下面表格中空缺的部分,回答材料中男孩提出的问题。
问题解释语用视点
“注意安全”和“注意危险”到底注意哪一个?“注意安全”是以积极心理为视点,提醒听话人保持安全状态;“注意危险”是以消极心理为视点,提醒听话人规避危险。A
东西“掉在地上”和“掉在地下”有什么区别?B时空视点
“救火”和“灭火”到底是“灭”火呢,还是“救”火呢?C框架视点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通过牛奶及奶制品补充钙。牛奶及奶制品中的钙不仅含量高,①       ——牛奶中含有的维生素D、乳糖等物质能促进钙的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率也较高,约为32.1%,是钙的最好来源。除了牛奶及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中的钙含量也较高,其生物利用率达20%以上,②       。而虾皮和芝麻酱中的钙含量尽管都比牛奶高,③      ,所以一般不推荐通过食用虾皮和芝麻酱补钙。

那么,通过骨头汤来补钙效果如何呢?研究发现,尽管动物骨头中含大量钙,但其是以羟基磷灰石形式存在,在水中基本不溶解。50克猪骨经过20分钟的熬煮,汤中的钙浓度仅为67.6毫克/升,也就是说一碗200毫升的汤中仅仅含钙13.52毫克。骨头汤中的乳白色物质并不是钙,而是溶出的脂肪,这些脂肪也不利于钙的吸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2-03-09更新 | 397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款洗衣液瓶子造型的奶茶走红网络,多地餐饮企业陆续推出类似产品。   ①   ,也有人质疑,如此包装是否会对儿童产生误导,造成误食风险。目前,最早推出“洗衣液奶茶”的南京市某餐饮店已更换奶茶包装,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也表示,已接到相关投诉,将展开调查。为吸引消费者而努力创新本无可非议,但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产品包装,一切创新尝试还必须恪守食品安全伦理底线。据媒体报道,此前有不少因外包装相似而误食的事件。可见,包装除了追求新奇好看,   ②   。一味追求吸引眼球,让产品暗藏安全隐患,最终只会失去市场、失了人心。   ③   ,把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放在第一位,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市场上赢得口碑、走得长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画波浪线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为吸引消费者而努力创新本无可非议,但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产品本身,一切创新尝试还必须恪守食品安全伦理底线。
B.为吸引消费者而努力创新本无可非议,但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产品包装,一切创新尝试都必须恪守食品安全伦理底线。
C.为吸引消费者而努力创新本无可厚非,但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产品本身,一切创新尝试都必须恪守食品安全伦理底线。
D.为吸引消费者而努力创新本无可厚非,但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产品包装,一切创新尝试都必须恪守食品安全伦理底线。
2022-08-30更新 | 11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五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 ,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尽,达到玉润珠圆的境界。

朋友便是切磋琢磨的利器,与自己愈不同,磨擦愈多,切磋琢磨的影响也就愈大。这影响在学问思想方面最容易见出。一个人多和异己的朋友讨论,会逐渐发现自己学说的不圆满处,对方学说的有可取处,逼得自己不得不作进一层的思考,这样做学问才能逐渐__A__。在朋友互相切磋中,一方面被“磨”, 。一个人被“磨”的方面愈多,吸收外来的滋养也就愈丰富。

你对于一个人愈同情,就愈能了解他;你愈了解他,也就愈同情他。法国人有一句成语说:“了解一切,就是宽容一切。”这句话说来像很容易,却是人生的最高智慧,需要极伟大的胸襟才能做到。修养这种胸襟的捷径是多与人做真正的好朋友,多与人__B__,从对于一部分人得到深刻的了解,做到对于一般人类起深厚的同情。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一段第一行的两处“譬喻”,也可以用“比喻”来代替。
B.文中第一段加点词语使用的引号,有引用和强调的作用。
C.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了解与同情是互为因果的”,表意相近。
D.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的两个“对于”,改为“对”,不符合语境。
2.请在文中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4-15更新 | 1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