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姜夔(1155-122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7 题号:2230312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湘月

姜夔【1】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2】乘兴。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3】,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弦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4】。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注释:【1】姜夔:南宋词人。终生布衣,以清客身份转徙于权贵之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七月十六日,受邀与其他文人同游湘江。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2】夷犹:从容不迫。【3】容与:悠闲自得。【4】名胜:名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以问句开头,“长负清景”说明旧约未赴,可见此次出游的难能可贵。
B.“暝入”三句,写夕阳西下,暮色苍茫,词人和同游者一起乘兴泛舟湘江。
C.“倦网都收”句的“网”同陶渊明“误落尘网中”的“网”,指尘世罗网。
D.下阕描绘弹琴、阔论的聚会场景以及夜色中的岸柳飞星,富有诗情画意。
2.姜夔词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湖”三句,借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表明词人的建功立业之志。
B.“湘灵”三句,借湘水女神鼓瑟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一种淡淡的哀伤。
C.“玉麈”三句,借东晋士大夫常执玉麈谈玄理的典故,写同游者有名士风度。
D.“鲈鱼”两句,借张翰因思鲈鱼脍而弃官还乡的典故,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
3.姜夔的词具有“清空”特色。请从遣词用句、意象选取、意境营造、表现手法、思想情怀这五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说说本词是如何体现这一特色的。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

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粱、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落”既写出了莲花的凋零衰败,也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烦闷、愁苦之情。
B.“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暗含时令已是秋天,交代了“多病却无气力”的原因。
C.“叹杏梁、双燕如客”不言客如双燕,反言双燕如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的飘零之感。
D.“一帘”两句由实到虚,承接了上句“人何在”,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思念之情。
2.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
2023-10-17更新 | 11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B.“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C.“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D.“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禁持,摆布。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E.词的下片写作者看到春波迎棹、小梅亚门、灯火盼归的景象,语淡而情浓,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急切之情。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到诗歌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请据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2018-01-26更新 | 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二句与《扬州慢(淮左名都)》“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同,传达的都是客中凄凉、感世伤时的意味。
B.词的上片绘景写人,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表现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的情怀。
C.词的结句“池塘自碧”,以景语代答“春何在”,将上文“梨花落尽”的意境化作了一幅具体的图画,更暗含指责池水无情、占尽春色之意。
D.刘禹锡曾写“我言秋日胜春朝”,姜夔却写“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一个“怕”字写出了词人内心由“都是江南旧相识”所引发的感时伤春之情。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词有“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结合全词分析姜夔此词的有我之境。
2021-07-23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