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标点符号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22308594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1.下列各项中省略号用法与题干所给的句子最接近的是(     

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A.我们全班响亮地朗诵起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老张打开抽屉,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抽屉里竟躺着他多年梦寐以求的那本蓝色日记……
C.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地考试,有的在飞快地书写,有的在专注地阅读,有的在凝神思考……
D.小战士扑到政委身上大喊:“政委,政委……”
2.阅读上面小说节选部分、从艺术手法、人物形象、思相情感等某个角度写一则简要点评。
【知识点】 标点符号 文学短评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芙的一个短篇杰作,也是她的第一篇意识流作品。【甲】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看见壁炉里火红的炭块而思绪联翩,并把注意力转移到墙上的一个斑点所引起的种种联想……最后又回到这个斑点本身,而这个斑点正是一只不起眼的蜗牛。

【乙】尤其是文中结尾的一句——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小说在此戛然而止,让人读来意犹未尽,浮想联翩。

蜗牛本身并没有任何含义,巧妙的是作者借这只蜗牛显现了人物头脑中意识流动的复杂过程。在《墙上的斑点》里看不到任何传统小说对时间、地点和环境的介绍,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称之为“故事”和“情节”的事件。【丙】甚至没有对主人公“我”的年龄、身份、相貌、职业等的介绍,就连其性别也是糢糊的,可以推断“我”是位女性。墙上的“斑点”仅仅提供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个连接点,就凭借这个连接点来展示人物内心的意识活动。

1.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绪联翩B.意犹未尽C.显现D.仅仅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07-08更新 | 7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兑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其中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②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激愤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不仅《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同时还深刻地指出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人们需要像娜拉那样走出牢笼,重新寻找问题的答案,努力探索新的自我,在“自省”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新的道德,从而拉开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序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易卜生认为,女性的解放和人类的解放是同一个问题,“妇女们为之奋斗的那个事业在我看来是全人类的事业”。(出自《1898年5月26日在挪威保卫妇女权益协会的庆祝会上的讲话》)③在《玩偶之家》的最后,娜拉离开了丈夫,离开了她的家,重重地摔了身后的门,有人曾这样形象地形容——“娜拉身后的关门声比滑铁卢大战的大炮还要响”。④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所使用的标点符号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去掉“勃兰兑斯”后的冒号。B.②在“社会问题剧有”后面加冒号。
C.③把句号移到右括号的后面。D.④把句末的句号移到后引号里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同时还深刻地指出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
B.《玩偶之家》不仅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同时还深刻地指出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
C.《玩偶之家》不仅尖锐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同时还深刻地指出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
D.不仅《玩偶之家》深刻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曾经用来应对这些问题的各种思想观念也都已经“失效”,同时还尖锐地指出当时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
3.材料末尾引用的“娜拉身后的关门声比滑铁卢大战的大炮还要响”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5-11更新 | 29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与苏东坡比肩的文化大家: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他5岁就能背诵《诗》《礼》等书,“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习染,他能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乙】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他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丙】那么何为“不俗”呢?“不俗”有两种:“语言高妙,似非吃烟火食”“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是为诗品不俗;“临大节不可夺”“与天地相终始”,则为人品不俗。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染B.出类拔萃C.力摈D.乃至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22-02-17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