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岱(1597-1679)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223727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阴王谑庵先生,名思任,字季重。先生落笔灵异,葵阳公喜而斧藻之,学业日进。万历成进士。先生作县令,意轻五斗,儿视督邮,偃蹇宦途,三仕三黜。五十年内,强半林居。乃遂沉湎曲蘖放浪山水,且以暇日闭户读书。

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略无忌惮。人有先生谑者。其客陆德先叹曰:“公毋咎先生谑。昔在当涂,以一言而解两郡之厄者,不可谓不得谑之力也。中书程守训奏请开矿,与大珰邢隆同出京,意欲开采,从当涂起,难先生。一邑骚动。先生曰‘无患’。驰至池黄,以绯袍投刺称眷生。珰揖先生坐上座,设饮极欢。因言及横山,先生曰:‘横山为高皇帝鼎湖龙首,樵苏且不敢,敢问开采乎?’珰曰:“如此利害,我竟入徽矣。’先生耳语曰:‘公无轻言,入徽也,徽人大无状,思甘心于公左右者甚众。我为公多备劲卒,以护公行。’珰大惊曰:‘吾原不肯来,皆守训赚我。’先生曰:‘徽人恨守训切骨。渠是以观望瓜州,而赚公先入虎穴也。’珰曰:‘公言是,我即回京,以公言复命矣。’当涂徽州,得以安堵如故,皆先生一谑之力。”

晚乃改号谑庵,刻《悔庵》以己过,而逢人仍肆口诙谐,谑毒益甚。

(选自张岱《王谑庵先生传》,有删改)

材料二:

当国破众疑之际,拥立新君,以定时局。然而一立之后,阁下辄骄气腹满,政本自由,兵权独握;从不讲战守之事,而但知贪黩之谋,酒色逢君,门墙固党;以致人心解体,士气不扬。叛兵至则束手无策,强敌来而先期以走,致令乘舆播迁,社稷邱墟。阁下谋国至此,即喙长三尺,亦何以自解也?以职上计,莫若明水一盂,自刎以谢天下,则忠愤节义之士,尚尔相谅。若但求全首领,亦当立解枢权,授之才能清正大臣以召英雄豪杰呼号惕厉犹当幸望中兴。不然,如伯嚭渡江,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

(选自王思任《让马瑶草》,有删改)

[注]①偃蹇:不顺利、困顿。②曲蘖:酒。③珰:太监。④鼎湖龙首:意为皇帝的陵墓所在地。⑤伯嚭: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专权致吴国灭亡。⑥让:责问。马瑶草:马士英。马士英拥立福王为南明皇帝,自己担任权相。南京被清军攻占,马士英南逃至浙中。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授之才能A清正B大臣C以召D英雄豪杰E呼号F惕厉G犹当幸H望中兴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浪:文中指放纵,与《兰亭集序》中“放浪形骸之外”的“放浪”含义相同。
B.咎:文中指责备,与《出师表》中“以彰其咎”的“咎”含义相同。
C.志:文中指记、记录,与《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的“志”含义不同。
D.乘舆:文中是皇帝的代称,可以指天子、诸侯乘坐的车,也泛指皇帝用的器物等。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思任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做县令时,有骨气,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仕途很不得志,多次被免官,长时间居住在山林,闭门读书。
B.王思任为了当涂徽州不被滥采,为使当地人民免遭灾难,不以一己安危为虑,拿着乌纱帽与朝官周旋,用玩笑解民众的危困。
C.《让马瑶草》是一篇檄文,嬉笑怒骂,酣畅淋漓,笔悍而胆怒,其中“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区也”是震撼人心的警句。
D.王思任指责马士英兵权在握,却不思卫国之策,反而专权营私,导致南明倾覆,并表示与马士英不共戴天,打算以身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落笔灵异,葵阳公喜而斧藻之,学业日进。
(2)先生聪明绝世,出言灵巧,与人谐谑,略无忌惮。
5.为了说服太监邢隆放弃在当涂开矿,王思任用什么理由进行劝说?请简要回答。
【知识点】 张岱(1597-1679) 杂记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庵梦忆序

张岱

①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駴駴②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②饥饿之余,好弄笔墨。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问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③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试,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注释】①胸庵:张岱,号陶庵,侨寓杭州。著有《陶庵梦忆》等。②駴駴(hài):惊骇。③首阳二老:指伯夷、叔齐。殷亡后二人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④王谢:王姓与谢姓自东晋王导与谢安后,便成为江南两大望族。⑤二王:指王羲之与王献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以B.然C.则D.且
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实在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后人粉饰的话。
B.我才懂得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实在是饿死的,因为不吃周粟,还是成为后人夸赞的话。
C.我当初知道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只是饿死的,说他们不愿吃周粟,还是成为粉饰后人的话。
D.我当初知道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只是饿死的,因为不吃周粟,还是成为后人夸赞的话。
3.第②段画线句反映了作者心情最恰当的是(  )
A.反省忏悔B.故国之思C.欣然自喜D.喜而实悲
4.分析第③段中写两个“痴人”旧事与作者的联系。
5.根据文意,概指“梦”的丰富含义。
2019-12-09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若水先生传

张岱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云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也。”客皆班荆,主人墙隅烋烋然,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jù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外史曰:人臣称委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

(节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


[注]①僦:租。②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知县行属礼 强:强迫
B.长吏多其义     多:赞赏
C.诸君即共前遮之 遮:拦
D.人臣称委质故主   质:身体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若水住在三间破旧的房子里,房子不能遮风避雨,描述不时出入,这是为了追求远离世俗,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B.余若水的朋友劝他不要明节避世,而他自认并非是外高人,只愿做一农夫度过余生,委婉表明不愿为清廷效力的心态。
C.余若水一生穷困,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下葬,按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生前隐居的丁斗垄。
D.作者对余若水既赞赏又同情,认为它既有志节又有智慧,长期隐居于乡间,宫怀抱负,终了一生,真是难能可贵。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
(2)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造焉。
4.余若水“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17-03-31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后赤壁赋》也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创作的一篇游记,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赤壁赋》写“适有孤鹤,横江东来”一方面表达了自己此时的高兴心情,一方面也为写自己的梦境做好了铺垫。
B.《湖心亭看雪》重在写雪后西湖奇景和游湖巧遇,毫无雕琢之感,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C.《湖心亭看雪》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的运用,表现出作者简练、写实的艺术风格。
D.《后赤壁赋》最后描述作者梦中看见道士化鹤的场景,显现文章奇想联翩、妙趣横生的艺术特色。
2.《赤壁赋》《后赤壁赋》中都有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写,试找出来并仔细阅读,比较两次对夜游景物描写的异同和感受的不同。
3.仔细阅读《赤壁赋》第四段和《后赤壁赋》第三段及《湖心亭看雪》,试比较思考:其中的情怀有何不同?
2020-10-13更新 | 3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