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223961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甲】生生不息的黄河是大自然给予中华民族的宝贵馈赠,千百年来,【乙】黄河以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资源丰富、内涵深邃的黄河文化,为中华儿女坚定民族自信奠定了重要根基。

当你不远万里奔赴青藏高原,饱览草甸似锦的黄河源头风光;当你沿着当年秦皇汉武开疆拓土的路线,感受着奔腾浩荡的国家统一大潮;当你在西安、洛阳等黄河古都,回望雄汉盛唐的历史辉煌;当你驻足华北平原千里悬河,目睹两岸沃野的宁静气象……毫无疑问,【丙】你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定会充满无限的向往和期待。

作为文化遗产,有的属于包括石窟、寺庙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丁】有的属于包括大遗址等各类考古遗址和文物。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和大遗址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用它们来充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内涵时,需因地制宜,在凸显当地历史文化特点的同时,选取那些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这样做,可以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格局既是国家级的,又具有其独特性。

为提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辨识度,该形象标志(见图)在隋唐洛阳城和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正式亮相。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

1.下列选项对文中波浪线处的句子判断和修改正确的是(     
A.【甲】处可将“生生不息”换为“川流不息”。
B.【乙】处为病句,应将“塑造”改为“呈现”。
C.【丙】处为病句,应将“对黄河文化公园”与“一定会”前后颠倒。
D.【丁】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句号改为逗号。
2.图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主体图案为棕土色),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释图形寓意,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2年8月,“佛山为美化市容下令驱逐乞丐!”继广州天桥底筑水泥锥驱赶流浪汉、上海发布“乞讨排行榜”后,佛山出台“禁乞新规”再掀“乞丐潮”。《标准》要求“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无人员乞讨、露宿”。针对此种举措,众说纷纭。请你对“佛山驱逐乞丐”这种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16-11-18更新 | 22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借喻
B.①借喻     ②拟人  ③借喻  ④借代
C.①借代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借代
D.①借喻     ②明喻  ③借代  ④暗喻
2020-09-03更新 | 16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独特的胎记,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进而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面对这个与传统文化样式迥然不同的数字空间,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和逻辑语言,提取中华文化优秀的元素、符号,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中也得以  ①  

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场景,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竞技馆……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数字图书等当下新媒体的方兴未艾,到云演出、云观展等一个个新业态的  ②  ,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存储、传播和表达,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产业规模也扩大了。一言以蔽之,  ③  的数字科技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更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虎添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
2.下列各项中的省略号,与文中第三段的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条、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B.处长突然变得异常严厉。小李瞄了一眼处长铁青的脸,紧张得话也说不利索:“我……我……也是刚到办公室。”
C.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D.她轻轻地哼唱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3.文中第一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2-05更新 | 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