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2240890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木假山记

(宋)苏洵

①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②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③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选自《嘉祐集》卷十五)

【注】①蘖:树木的嫩芽。②拱:两手合围,常用于表示树木粗细。③濆:水边。④数:气数,命运。⑤阿:曲从迎合。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A.而B.则C.焉D.何
2.以下关于“幸”或“不幸”的阐述,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有“幸”被用作栋梁的树木,仍不免被砍伐,也是“不幸”的。
B.被大风拔起的树木是“不幸”的,却有“幸”被人充分地利用。
C.被流水飘走的树木,即使有“幸”不破损或腐烂,仍多遭遇“不幸”。
D.作者家中“木假山”所用之“木”,符合文中所言“最幸者”的标准。
3.关于本文的写作特点,下列说法最不适切的一项是(  )
A.善用对比突出事物特点。
B.善用借喻,含蓄而生动。
C.以叙述树木成长过程为主,议论为辅。
D.由此而及彼,拓宽了事理的适用范围。
4.南宋楼昉评论本文说:“首尾不过四百以下字,而起伏开合,有无限曲折,此老可谓妙于文字者矣。”结合全文,赏析其“无限曲折”的妙处。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上梅直讲书

苏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梅直讲,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使尔多财,吾为尔          宰:掌管
B.而又有梅公者,从之             游:交游
C.非左右为之先                       容:介绍,推荐
D.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       徒:弟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皆天下贤才                                      学者必有师
B.使闾巷小民,聚观赞叹之                  小学大遗
C.欧阳公亦以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非亲旧之请属                                     大王不取也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B.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C.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D.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4.下列全都能表明苏轼对快乐的认识的一项是(   
①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
③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
④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
⑤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
⑥《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
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援引史实说明虽周公、孔子这样的圣贤也会有困厄不遇之时,而孔子身处逆境却能知足常乐。
B.本文是苏轼应礼部试考取第二名之后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梅尧臣的感激之情,也抒发了“士遇知己之乐”。
C.梅尧臣喜欢苏轼的文章,是认为它有孟子的风格,欧阳修则是因为苏轼能够不给世俗之人写文章而加以赏识。
D.苏轼用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来比照自己与欧阳修、梅尧臣的关系,这表达了对欧阳修与梅尧臣二人的高度推崇。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②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
③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2017-07-02更新 | 7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空明兮溯流光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C.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一瞬间,片刻。
D.托遗响于悲风                    悲风:悲凉的箫声。
2.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我国古代传统农历纪年的干支纪年之一,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我国古代一月内有些日期有特定的称呼,“既望”是农历十五,“朔”是农历初一。
C.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曹操的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D.周郎,即周瑜。称周瑜为“周郎”,在这里既是因为周瑜年轻,也有对周瑜的赞美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
B.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韵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
D.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2)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019-01-22更新 | 2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李斯上书说,乃止逐令。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於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韩非谋弱秦。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疆,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乃亡去。秦王觉,止,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B.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C.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D.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意思和“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所以”意思不同。
B.布褐,即粗麻等编织的粗布褐衣,多为平民百姓所穿,文中指平民身份。
C.客,指外来人,也指寄居他乡的人。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D.“固止”的“固”意思和苏洵《六国论》中的“固不在战矣”的“固”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统治者如果把智、勇、辩、力这四种杰出人物安顿好,这样天下就太平了,秦朝的迅速瓦解与统治者排斥士人的做法有关。
B.历代国君都会根据习俗来制订相应法律,统一人才选择的途径,但不同的时代选拔途径不一样,隋唐至北宋的选拔途径基本上是科举考试。
C.乙文李斯上书,使秦王废止了逐客令,并说服秦王先攻下韩国以震慑其他各国,韩王对此非常担忧,就派遣韩非对战李斯。
D.尉缭认为,秦王相貌凶恶非常,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得志的时候会轻易“吃人”,于是逃走,但最终还是被秦王留下,任为秦国尉。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
(2)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5.秦朝如何才能更长久地存在?请结合上述材料,给秦始皇提出建议。
2023-07-25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