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李清照(1084-115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2279773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李清照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秣陵,即南京。②试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小序可知,因为词人酷爱欧阳修《蝶恋花》中的句子,便依《临江仙》的词调作了此词。
B.“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门虽设而常关”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C.下阕前两句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对现状的感慨,叹一生一事无成,而如今又年老无依,了无心情。
D.下阕最后两句从时空两个维度刻画出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女词人形象。
2.怎样理解“柳梢梅萼渐分明”一句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该句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两句有何关联?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首句重在赋“色”,兼及体性;继而重在咏怀,突出“香”字。
B.“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生动描绘了桂花的色淡香浓、迹远品高,肯定了她是“花中第一流”。
C.“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这几句运用衬托的手法,表达对桂花的赞美。
D.词中的“骚人”指屈原。“可煞无情思”,作者抱怨屈原当年不收桂花入《离骚》是“情思”不够。
2.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2022-05-30更新 | 4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①本词为词人避乱转徙于江浙之时所作。②金英:黄色菊花。③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④蛩声:蟋蟀的鸣声。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秋光”展开,先通过菊花、秋风、秋雨等自然景象正面呈现秋天特征,然后借助人物动作及感受侧面体现秋天的冷清。
B.“明月空床”中明月依旧美好,同床共枕的爱人却已不在。词人利用明月与空床的美感差异,乐景写哀,其哀倍增。
C.沉重的捣衣声、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了一首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曲,令词人夜阑不寐,悲苦不堪。
D.虽都是在重阳前后抒发的愁情,但该词所表达的词人伤感之愁与《醉花阴》中传达出的愁情完全不同。
2.请简要赏析本词在语言表现上的特点。
2023-03-23更新 | 31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抒发这愁情?
2019-11-11更新 | 1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