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陆游(1125-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7 题号:2289046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乌夜啼

陆游

纨扇婵娟素月,纱巾缥缈轻烟。高槐叶长阴初合,清润雨余天。

弄笔斜行小草,钩帘浅醉闲眠。更无一点尘埃到,枕上听新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二句比喻贴切自然,写纨扇如月、纱巾如烟,扇美巾轻正可驱暑减热,以此点明季节。
B.“高槐叶长阴初合”与“新蝉”不仅点明时令,而且遥相呼应,足见观察之细与结构之妙。
C.陆游擅长草书,这里“弄笔斜行小草”与“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句相比,其心境并无二致。
D.这首词写景叙事紧扣一“闲”字,从平淡无奇的生活素材中发掘出了无尽的诗意与情趣。
2.“更无一点尘埃到”一句该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赏小园牡丹有感

陆游

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注】①鄜畤(fū zhì):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县,汉属左冯翊,为长安“三辅”所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阳牡丹极盛。②尺箠(chuí):一尺长的马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不写小园牡丹,而是虚写洛阳和长安的牡丹盛开的奇景,为后文蓄势。
B.“恨”字写出诗人不能观赏洛阳、长安牡丹的遗憾,也写出了内心的向往。
C.尾联写周、汉覆灭尚不久远,教训值得记取,促使仁人志士燃起恢复之志。
D.诗歌紧紧围绕“有感”而作,叙事、议论熔铸一体,体现宋诗重理的特点。
2.在某堂古代诗歌选修课上,有同学指出本诗颈联和尾联在语意上有断裂之嫌,你准备写一篇文学小评论反驳该同学观点。请结合诗歌,列出评论要点。
2023-10-22更新 | 16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坐

陆游

杳杳霜钟十里声,娟娟江月半窗明。

陈编欲绝犹堪读,微火相依更有情。

九曲烟云新散吏,百年铅椠老诸生。

颓然待旦君无笑,尚胜闻鸡赋早行。

[注]①时陆游掌管武夷山九曲溪的冲佑观,任闲职。②铅椠(qiàn),古人写字的工具,这里代指诗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渺茫幽远的钟声,明亮柔美的月光,视听结合,以动衬静。
B.天冷的夜里,作者依旧刻苦攻读,微火取暖让夜晚读书更加有情趣。
C.尾联借用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典故,看似豁达,实则有自嘲意味。
D.作品用笔蕴蓄,工稳贴切,颇见炼字炼句之功,低吟感慨怨而不怒。
2.古代诗词常常通过时空结合表达情感。请从时空结合的角度对颈联进行简要分析。
2024-01-30更新 | 2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

陆游

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邻舫有时来乞火,丛祠无处不祈风。

晚潮又泊淮南岸,落日啼鸦戍堞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设喻贴切,直接入题,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说自己长期辗转于道路,似随风飘转的蓬草。
B.第二句写赴官巴东,不直说其事,而托以“作梦”,既说出了目的地,又表现了复杂的心情,构思巧妙。
C.颔联遥想此行前程的苦难,写三峡蜀道之难行,是万死一生的险地,自己将步入那千峰百嶂之中。
D.颈联写泊船时邻舟乞火,又写乡间庙宇有船夫们祈祷顺风,通过一事一景来为尾联蓄势。
2.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3-13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