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 题号:2289999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海内虚耗。上既悔远征伐,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轮台以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地形,通利沟渠,使以时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属校尉,事有便宜,因骑置以闻。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蓄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为便。”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以助边用,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

武帝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悉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于都内。昭帝用桑弘羊前议,以杼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将军,田轮台,轮台与渠犁,地皆相连也。

(节选自徐天麟《西汉会要》)

材料二:

充国奏每上,辄下公卿议臣。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有诏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丞相魏相曰:“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可必用也。”上于是报充国曰:“皇帝问后将军上书言羌虏可胜之道今听将军将军计善。其上留屯田及当罢者人马数。将军强食,慎兵事,自爱!”上以破羌、强弩将军数言当击,又用充国屯田处离散,恐虏犯之,于是两从其计,诏两将军与中郎将卬出击。强弩出,降四千余人,破羌斩首二千级,中郎将卬斩首降者亦二千余级,而充国所降复得五千余人。诏罢兵,独充国留屯田。

(节选自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注】①奏:有关屯田的奏章。②上:汉宣帝。③卬:赵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皇帝A问B后将军C上书D言E羌虏F可胜之G道H今听I将军J将军K计L善。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和,文中指气候不冷不热,与现在的“态度温和”中的“温和”意思不同。
B.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与“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的“中国”意思相同。
C.便宜,文中指客观情况的变化,与表示价钱低廉的“便宜”的意思完全不同。
D.军册,文中指军队的花名册,用以登记士兵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的册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弘羊与丞相御史认为,轮台以东的捷枝、渠犁,有土地广袤、水草丰饶等有利条件,可开通沟渠,种植五谷,并可派遣官吏进行管理。
B.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在奏章中说,种田一年就会有存粮,如此就可以招募更多的人参与屯田,进而扩大开垦面积,这是乌孙国头等重要的事情。
C.桑弘羊关于屯田的建议在汉昭帝这里得到落实,汉昭帝任命杆弥太子赖丹为校尉将军,让他在轮台屯田,于是轮台与渠犁的土地连成一片。
D.在汉宣帝的决策下,强弩将军收降敌人四千多,破羌将军杀敌两千多人,中郎将赵卬斩杀和俘虏敌人两千多人,赵充国俘虏敌人五千多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以助边用,今又请遣卒田轮台。
(2)初是充国计者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
5.汉武帝与汉宣帝对待屯田的态度和理由有什么不同?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国,而冯亭之后冯毋择、冯去疾、冯劫皆为秦将相焉。汉兴,文帝时冯唐显名,即代相子也。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先是时,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或为外国所苦。是时,乌孙大有击匈奴之功,而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奉世乃罢兵以闻。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奉世遂西至大苑。大苑闻其斩莎车王,敬之异于它使。得其名马象龙而还。上甚说,下议封奉世。丞相、将军皆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颛之可也。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士之赏。”少府萧望之独以奉世奉使有指,而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即封奉世,开后奉使者利,以奉世为比,争逐发兵,要功万里之外,为国家生事于夷狄,渐不可长,奉世不宜受封。上善望之议,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元帝即位,为执金吾。数岁,为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出兵陇西。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攻陇西府寺,燔烧置亭,绝道桥,甚逆天道。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捕首虏八千余级,卤马、牛、羊以万数。赐奉世关内侯,良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裨将、校尉三十余人,皆

后岁余,奉世病卒。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B.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C.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D.至伊脩城/都尉宋将言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儒家经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B.夷狄,古代少数民族,称东方部落为夷,北方部落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是对少数民族的尊称。
C.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爵。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往往因时而异。
D.拜,古代授予、提升官职的说法,其他如“除”“征”“辟”“拜”也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迁”为调动官职或升官,“左迁”为贬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奉世出生世家,冯奉世的祖先冯亭,和赵国大将赵括一起抵御秦国,在长平战死,冯亭的后人之中有的成为秦国将相。
B.冯奉世初仕不顺,冯奉世在武帝未被选任郎官,昭帝时补任武安侯,紧接着就失官30余年,至本始年间,才再次担任郎官。
C.冯奉世当机立断,冯奉世出使西域,遇突发事件,即刻假托皇帝命令通告诸位国王,整合一万五千人,共击莎车国,威震西域。
D.冯奉世功高受赏,永光二年,奉命率兵出征陇西讨伐羌虏,杀敌八千余人,被汉元帝赐爵关内侯,另有良邑、黄金之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时,汉数出使西域,多辱命不称,或贪污,或为外国所苦。
(2)擅矫制违命,发诸国兵,虽有功效,不可以为后法。
2017-03-14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衣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右左。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云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复言。

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士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杨胡朱梅云传》,有删节)


【注释】①五鹿充宗,姓五鹿,人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世以是                            :尊敬
B.云攀殿槛,                         :门槛
C.下亡以益民,皆尸位            餐:白吃
D.在田野                                :无,没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勇力闻②夫夷近,则游者众
B.①因而辑,以旌直臣②句读不知
C.①言非,固当容之②及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D.①年四十,变节②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3.文中画波浪的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论难/连柱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B.既论难/连柱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C.既论难连/柱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D.既论难连/柱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由是为博士/迁杜陵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云年轻时洒脱不羁,到四十岁时,他才改变行节师从他人学习《易经》《论语》,并且都学得不错。
B.五鹿充宗深得元帝宠幸,他治学《梁丘易》,全凭仗着贵宠,诸儒都借口有病不敢与会。朱云却敢跟他辩论,并且接连驳倒了他。
C.汉成帝时,朱云斥责皇帝的师傅张禹为佞臣,成帝很生气,想要处死他,左将军辛庆忌以死相争,为他求情,成帝才宽恕了朱云。
D.朱云生性耿直,有才华,世人很尊重他。宰相邀他做官却被他谢绝,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要求死后薄葬。
5.将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
(2)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3)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2020-10-29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匿下邳。

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

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霸上。

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欲背项王邪?”沛公曰:“鲰生说我距关毋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所以距关者,备它盗也。

汉六年,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未尝有战斗功,乃言于高帝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及良死,子不疑嗣侯。

(选自《汉书 张良传》)

【注】①厩(jiù)将:主管马匹的军官。 ②缟素:白色的衣服。这里是朴素之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匿下邳                            亡:逃跑
B.沛公乃还霸上                  军:驻军
C.沛公欲背项王邪               诚:诚然
D.鲰生说我距关毋诸侯        内: 接纳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B.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C.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D.秦皇帝/东游至博浪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时,不曾在韩国做官,但韩被灭之后,家人惨遭不幸,他用尽家产寻求刺客刺杀秦王报仇。
B.张良敢于劝谏。刘邦因宫室有数以千计的帷帐、狗马、珍宝、妇女,他想留下住在秦国。樊哙劝谏,刘邦没有听他的,后听取了张良的劝谏。
C.张良为官正直。汉高帝想要封他三万户人口的封地,张良因为自己没有功劳推辞,被封为留侯。
D.张良急流勇退。张良跟随皇上攻打代时,劝谏皇上封萧何为相,自己跟从赤松子出游,但后来遭到吕后的干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023-08-23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