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2292075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震撼了!青海湟中鲁沙尔高跷社火走向河南春晚。高跷演员的表演和舞台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带给观众      ①     之感的同时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精致的装造配上铿锵的鼓点……美妙绝伦的龙舞横空出世。

追溯鲁沙尔高跷,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从明代洪武年间就从中原地区传到湟中鲁沙尔地区,鲁沙尔成为青海地区最早表演高跷艺术的地方之一。如今在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中高跷高度已经达到3.6米,堪称全国之最。高、悬、巧、奇是鲁沙尔高跷的特点,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都是鲁沙尔高跷演出的日子,鼓声一起,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就会      ② ,共同观看这项传承了六百多年的非遗社火。

鼓、锣、钹苍劲有力,社火的锣鼓点子是社火的“灵魂”,起着指挥的作用。参与录制的队员中,很多队员都是拥有十几年表演经验的老面孔,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队员们为了让青海非遗文化在舞台上 ,哪怕再辛苦,都没有人喊累喊苦,我们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他们对这项非遗技艺的热爱,同时也看到了作为非遗传承者的坚持。

新时代条件下,鲁沙尔高跷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蜕变,为这门民间艺术赋予了新内涵和新表达形式,使鲁沙尔高跷走出了“深闺”,走出了青海,赢得了万千受众的喜爱。

(《湟中高跷如何走上河南春晚?》,改编自《西宁晚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除了湟中区鲁沙尔镇的高跷社火外,我省还有很多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请你介绍一项本省文化遗产。要求:注重人文内涵,语言表述流畅,不超过80个字。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在1998年7月台北远流出版公司出版的《柏杨曰》第一集序中曾说:历史的教训,因为人类的健忘和野心家的篡改,而微乎其微……

历史的功能如果纯粹从以上的角度来衡量,不但可读性大减,连值不值得书写都令人质疑。事实上,历史的借镜固然微弱,但,人类的历史实在是世界进化的卷标,让你知道我们从怎么样的原点出发,历经的路程以及终将要奔赴的方向。如果没有历史,人类的生存就茫茫无所归依,所有生存中的颠簸、匍匐、挣扎、奋斗都是汹涌波涛中的一叶扁舟,没有舵手,也没有彼岸。从这个角度认知,历史的功能就是整个世界的文明生产制作不可或缺的原创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绵长丰富的历史,在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她不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简直是一艘惊动四海的航空母舰。人类能不能振衰起弊,和中国历史能不能创造新猷息息相关。可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太长,暴君暴行接连不断。人民唯一能期待的就是遇到“明君”“以德化民”。这实在是天大的骗术。

我用《柏杨曰》来读历史、提出我对传统历史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批判,除了锻炼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之外,也要设法使读历史的人摆脱为执掌大权的皇帝老爷张目、护短,甚至为他们的酷虐暴行提供最没有良心的合理化理论的习行。我仍然要说我的史观,只为苍生、为一个“人”的立场与尊严,说“人”话,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历史。

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第一段文字后的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B.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C.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戴礼帽的回答。
D.“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仍然要说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重新审视历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0-12-19更新 | 17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影片《长津湖》以爱的视角升华英雄,鞭辟入里地诠释了谜一样的东方精神的深刻内涵。影片没有将英雄脸谱化”“超人化,而是以情感主线将他们刻画得______。

连长伍千里的梦想是替弟弟把仗都打了,让他过上盖新房、耕田地、娶媳妇的好日子;七连的战士在出征的火车上惊叹于万里长城沐浴霞光、祖国山河雄伟壮丽的盛景;老排长雷睢生临死前唱起家乡的沂蒙小调……所有细节的描述呈现的是战士的爱与牵挂。正是因为对国家、民族和亲人的爱,为了让祖国山河不遭践踏、让深爱的亲人免受战火的目的,使他们成为无惧空袭、不畏炮火的特殊材料爱是刺向敌人的刀锋,是摧毁敌营的火炮,是守护家国的长城。《长津湖》中,无论是勇猛异常的余从戎、沉着果敢的平河,还是载着标识弹驶往敌营的雷睢生,他们为爱出发,并将对祖国、民族和亲人的爱转化为刺向敌人的利刃。正因如此,狂妄的美军将领,在战斗之初曾叫嚣:训练有素的美军绝不可能打不败装备低劣的农民志愿军。但影片最后,撤退中的美军将领看到冻成冰雕的志愿军将士却______,并无奈感慨面对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冰雕连的将士们为国牺牲的勇气告诉我们,爱一旦转化为______、敢打必胜的信念,将会产生战天斗地、摧枯拉朽的无穷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特点和表达效果。
2022-11-01更新 | 36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漫画,完成相应的题目。

1.根据漫画内容,拟一个四字短语的标题。
2.请写出这种行为的危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不超过50个字。
2021-04-25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