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句子 > 辨析并修改病句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5 题号:2294336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半月谈》报道,①2018年自被业内称为国潮元年起,数年繁华过后,电商平台贴满标签的各类国潮产品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销量却再也无法重回巅峰时期。一部分曾经火爆的国潮品牌销量开始走下坡路。

既然是,自然有潮起潮落。市场的流行 A ,一定会引来无数蜂蝶。当一众大大小小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势必带来市场的饱和与竞争的同质化。同质化有两种原因,一是 B 。一些品牌理解的中国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堆砌,你用了龙凤呈祥,我就来个花开富贵。当国风设计失去了对传统文化意蕴的理解,而变成对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刻与重复拼贴,这样的设计一定是生硬的、呆板的、没有灵魂的。这就不要怪消费者在新鲜感消失之后会很快移情别恋。同质化的另一个原因是 C 。有些企业会把抄袭仿冒美其名曰借鉴学习,有意识淡化品牌差异,故意混淆消费者认知。而国潮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弱,有业内人士就表示,国潮IP的授权在加剧无序竞争,文创版权存在时效性强而导致界定困难,部分文化工作者和消费者的版权意识淡薄,盗版侵权易,原创维权难。如此一来,市场的同质化现象就更严重了。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上个月,我们参观学习了这所学校开展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
B.手机行业的价格战日益惨烈,某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了一倍。
C.观看了纪录片《泰山挑山工》,对我们青少年启发教育很大。
D.这件事后,谁又能否认他是一位既有爱心又有才华的老师?
2023-08-12更新 | 11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有了“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儒家以人文主义价值为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断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观点         ,儒道两种相反的价值取向,互补互促,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道”此处为本源、道理、法则等诸义。“法”则可以理解为效法、遵循。某种意义上讲,“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由“道法自然”触发的这一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的理性态度,意味着人类要懂得        自然,使人道合于天道。

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         ,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1.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等相应的法则。
B.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求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等方面的认知。
C.儒家则以人文主义价值为取向,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究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等方面的规律。
D.儒家则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取向,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等相应的内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出于“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的结果,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B.它揭示了人应该效法“道”的原因,即“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了宇宙秩序的和谐。
C.“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了宇宙秩序的和谐,正是缘于这一点,所以人应该效法“道”。
D.“道”被人效法的原因由此揭示,即“道”能体现出宇宙秩序的和谐,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
3.依次填入文中划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进而       从此       敬畏       事倍功半
B.因而       从此       畏惧       事倍功半
C.因而       如此       敬畏       事半功倍
D.进而       如此       敬畏       事半功倍
2022-06-16更新 | 39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下面一段文字的五个句子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①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截至2010年,我国人工林保存总面积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各省之间森林覆盖率相差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2020-08-14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