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脱脱等 > 《宋史》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40006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其略曰:“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居二年,徙扬州、颍州。复学士,留守南京。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迁翰林学士,修《唐书》。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贬夷陵令                                             坐: 判罪,定罪
B.修《唐书》                                      俾: 使
C.画地学                                                    书: 读书
D.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第: 只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B.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C.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D.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B.表官职升降任免调动常用的词语有“迁、贬、徙、黜、左迁、出”等。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翰林学士”。贬:降低官职。如“坐贬夷陵令”。黜:废掉官职。如:“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左迁知制诰”。
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散文著称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白居易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白居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四夷:四夷是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4.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欧阳修“切直”的一组是(   
① 贻书责之                                                     ②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③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④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⑤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               ⑥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因直言而遭不幸。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而左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黜除,欧阳修写书信指责高若讷,而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书信呈给皇上,以致欧阳修被贬官为夷陵令。
B.欧阳修不怕朋党之争。欧阳修写出《朋党论》进献皇帝,提出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而多多提携君子的真朋党,这样,天下就可以达到大治了。
C.欧阳修深得皇帝器重。当保州有战事,欧阳修以龙图阁直学士、河北转运使之职出征之际,皇帝还请欧阳修越职给自己进言。
D.欧阳修屡遭邪党迫害。因欧阳修力挺杜衍等人,奸邪党人借欧阳修外甥女入狱之事网罗欧阳修的罪名,后又担心欧阳修被复用,便一再陷害他。皇上听取了吴充的意见后停止了群怨,让欧阳修出京为同州知州。
6.请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2)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知识点】 《宋史》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崖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宇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B.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C.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D.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对策”。后代也有以此取士。
B.提刑,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宋代置于各路,主管所属各州司法、刑狱、监察地方官吏等。
C.我国古代“左右”有随从、近臣、身边侍候的人等多种意思,文中指的是张弘范身边的人。
D.京师即国都,古代天子居住的地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中是指今天的南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淳九年,文天祥拜见了原丞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气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初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号召天下起兵救援,文天祥不顾好友劝阻,响应皇上号召,率领民众救援,又倾尽家财作为军费。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到元军军营跟元丞相伯颜谈判,他据理力争,遭到元丞相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辗转多地。
D.被抓捕后,文天祥见元将领张弘范拒不下拜,坚拒利诱,不畏酷刑,不投降,不劝降宋臣,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死后面不改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2)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022-06-24更新 | 6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②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③,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④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⑤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节。)


【注释】
①蓍:草名可入药古代用来占.②丐:乞求赐予,给予③行在:即“行在所”,省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④末作:工商业。⑤侔:等,齐,与相等、相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B.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D.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
B.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也是从这时开始得名的。
C.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升职称“左迁”。
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雄豪英迈,叛徒义端窃印投金,辛弃疾陷于被杀的危险之中,最终辛弃疾斩义端之首,完成壮举。
B.辛弃疾义气干云,耿京被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义不容辞为耿京报仇,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将其斩杀。
C.辛弃疾对南北时局有着深刻认识,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分析形势的文章,因为当时朝廷的方针问题,最后没被采纳。
D.辛弃疾注重农业生产,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即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是由此而得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或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020-07-24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给事中),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            虞:欺骗
B.此今日受富贵之利                         曹:一类人
C.安得此不                                   详:通“祥”,吉祥
D.黼闻而                                      衔:怀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黄经臣胥用事                                人佣耕
B.臣所忧                                          我欲因梦吴越
C.居                                             尝学琵琶穆操、曹二善才
D.禾答事有之                                   慨当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B.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C.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D.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禾有先见之明。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得到证明。
B.陈禾忠于职守。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否则,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了。
C.陈禾敢于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坚持认为要惩处童贯等人。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遭到诋毁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陈禾刚正耿直。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但他不愿在王黼手下任职,宁愿离开也不赴任,因此得罪了王黼等人,最终受到诬陷而获罪。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
(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2020-12-04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