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其他元代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498789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姑苏有赠(俞德邻)

画楼珠翠列娉婷,辽鹤重来失故城。

商女不知宁有恨,徐娘虽老尚多情。

一帘花雨谈幽梦,双浆莼波急去程。

却倚阊门重①回首,笳声呜咽暮云横。

【注】俞德邻:宋末元初诗人。本诗是元朝初年作者赠歌伎之作。辽鹤:《搜神后记》载,丁令威,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成仙后化为鹤回到故乡。莼:莼菜,又名水葵,马蹄草等,吴地水中多莼。可作羹,味鲜美,这种莼羹曾引起西晋诗人张翰的故园之思。阊门:姑苏城的西门。①重:音zhòng,难,困难。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商女不知宁有恨”,承起句而来,化用杜牧《泊秦淮》的诗意,直接表达出对没有亡国之恨的“商女”的强烈批判之情。
B.首联诗人写在画楼里见到了佩珠戴翠的娇娘,接着用丁令威这则神话,抒发情感,主要反映了诗人渴求解脱苦难的愿望。
C.尾联以景结情,寓情于景。“笳声呜咽”凄凉哀怨,暮云横飞纷乱压抑,通过营造凄凉萧瑟的意境,传达
D.颈联“一帘花雨谈幽梦”,紧承上句,点明了来游的时间和事件。“幽梦”是指从前的欢乐情境,今夕话旧,恍惚如梦。
E.本诗是作者赠歌伎之作,花月之缘只为载体,写得凄怆悲慨,又大量用典,语意深婉感人,在遗民诗中应算是很有深度的作品。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知识点】 其他元代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到正大七年(1230),金国北面的蒙古军加紧进逼。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也受到南宋的不断袭扰。为了加强防务,邓州守将聘请元好问出来担任幕职。②岂不怀归:语出《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③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中“鸟羽轻”意义双关:一指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征召紧急;二指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这三个字把征召的紧急情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出来。
B、颔联“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喜悦之态。而 “官有程”三字,又照应上联“月三更”,点明诗人连夜出发的缘由。
C、颈联写景。借十里池塘,群鸭戏水;桑柘遍地,晚烟无风描绘出川原一片热闹、美好的景致。与首联“敝裘羸马”的凄凉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借此表达了诗人的贫穷。
D、本诗在谋篇布局上独具匠心。第一、三联叙事写景,叙述赴邓原因,描写了连夜赶赴邓州的情景及白日所见;二、四联侧重抒情,表达了自己赴邓的复杂情感。疏密有致,波澜层出。
E、本诗在遣词造句上趋于精严。在用字上“轻”“闹”准确生动;在手法运用上综合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使全诗含蕴深厚、耐人寻思。
(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17-05-05更新 | 7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高亭

   刘因

高亭云锦绕清流,便是吾家太一舟。

山影酒摇千叠翠,雨声窗纳一天秋。

襟怀洒落景长胜,云影空明天共游。

笑向白鸥问尘世,几人曾信有沧州?

【注】太一舟,即太一莲舟。北宋画家李公麟画有《太一真人图》,画真人卧一大莲叶中,执书仰读。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2.下列对这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句描写了高亭云笼水绕的美丽景色。
B.第二句诗人把高亭看成自己颐情养性的地方。
C.颈联写诗人因内心寂寞冷落而愿与云影共游。
D.尾联运用反问,是为表达对自己生活的满意。
3.自选一个角度,试对本诗的颔联进行赏析。
2017-05-12更新 | 9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抚今追昔,以苍凉的韵调,以富有悲剧意味的形象,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
B.词的上阕即写了石头城天地无物、惟有青山如壁的空旷寂寥之景,又写了昔日战争连年的激烈残酷、豪杰消逝的苍凉悲壮之景。一边写景,一边咏史,一边抒怀。
C.词的下阕也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了离宫荒凉破败,辇路芳草萋萋,松径寂静无人,鬼火高低明灭之空冷阴森之景;虚写了歌女在歌舞中、酒樽前、明镜里青春渐逝只能空望秦淮一片明月而伤心的情形。
D.这首词采用宋代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部韵脚,但因萨都剌思笔流畅,工笔描写世事的变迁,抒发人生之感慨,使作品思路开阔,境界宽广,自然天成,堪为豪放派之大作。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2018-12-26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