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贺铸(1052-1125)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7 题号:50648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被人誉为“绝唱”,广为流传,作者因此诗尾句被称为“贺梅子”。这似是一首恋词,但却写于词人的晚年,其中想必另有寄托。
B.起首三句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尘,罗袜生尘”,美人凌波微步,不过横塘,翩然径去,只能目送芳尘,惆怅极矣。“但”犹言仅、只。
C.“锦瑟”一句提问,化用李商隐《锦瑟》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悬揣佳人抚琴何人聆听,既是问人,也是自问,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际。
D.“月桥”两句,想像其人的住处,笔触由内及外,月桥花院言其环境幽美,琐窗朱户言其房室富丽,佳人深闺幽居,外人不可得至,只有春光可及。可见,词人不独目送,亦且心随。美人迟暮之寂寞可见。
E.“飞云冉冉蘅皋暮”是作者所居之地眼前的景色。谓词人独自痴立于暮色中,望佳人渺无踪迹,心中无限惆怅,提笔写下了断肠词句,自诩为“彩笔”“新题”。
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请分点作答)
【知识点】 贺铸(1052-1125)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小题。

天香

贺铸

烟络横林,山沈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蛩:蟋蟀。②骎骎: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③东君:司春之神。
1.词的上片写景,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说明。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1-09-18更新 | 6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下列对两首词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中“自难忘”的“自”,意为“却,可是”;诗句表现出思念已刻骨铭心。
B.苏词中“料得”三句,是诗人对自己夜晚来到亡妻孤坟处这一梦境的形象描绘。
C.贺词中的“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问得无理,却道出了诗人强烈的悲苦之情。
D.贺词中“原上草,露初晞”中的“露”暗喻生命短暂,隐含对妻子亡故的悲伤。
2.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中诗人眼前的“孤坟”与贺词中的“重过阊门”均为悼亡的缘由。
B.苏轼用“尘满面,鬓如霜”描绘梦境中的自己经历十年沧桑后的样子。
C.贺词的“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意在表达对梧桐、鸳鸯的悲悯之情。
D.两首词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寄寓了深沉的情感。
3.请简要赏析这两首悼亡词中直接表现妻子美好形象的句子。
2021-11-09更新 | 15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黄华:菊花。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以雨后蝉鸣比兴。诗人病愈登亭,心情轻快,连枝上的蝉也仿佛有所领略而在欢快的鸣叫。
B.颔联极写归思之深、之切。因生病不得不停止饮酒,所以,浓重的乡愁只能借归乡梦暂得缓解。
C.颈联下句,化用白居易“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而来。白诗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喻别情之盛;贺诗写的却是荣而复枯的秋草,暗喻失意之恨。
D.“秋风发上生”化用李贺的“秋风白”一句却更为新巧,不仅指秋风吹白了头发,又有秋风萧萧的萧瑟之感,暗示诗人凄冷的情怀。
E.综观全诗,颔联中“无限情”包含了诗人思归而不得归之憾、多病之愁、迟暮之感和失意之恨。
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018-08-21更新 | 2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