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510582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柳梢青·春感

[南宋]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②洒泪,春入愁城③。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④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在外流落多年。晚年隐居故乡江西庐陵山中,此词写于此时。②银花:元宵节的花灯。③愁城:南宋京师临安,与下文“辇下”义同。④海上:汉代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铁马蒙毡”一句,不仅点明整个临安已经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而且氛围凄凉阴森可怖,与元宵灯节的喜庆气氛极不相合。
B.“银花洒泪”一句写得极为动情,它将客观景象主观化、拟人化,使银灯具有人的形象和感情,渲染了哀伤而肃穆的凄凉氛围。
C.“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写故都临安元宵佳节鼓吹弹唱的情景,身为忠于南宋故国的遗民,根本听不懂这些外族歌声。
D.“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这两句在词中既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表明上阕所写的都是自己在故都的亲见亲闻。
E.词人隐居家乡,心系故国,通过对都城元宵节的花灯、横笛、戏鼓的今昔对比,流露出对统治者的强烈愤激,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2.请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列小题。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康与之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注】作者作本词时,金人拟渡江南下,朝廷无心抵抗。

1.词的上阕“台空江自流”中“空”和“自”用得好,好在哪里?
2.词中“缥凤”和“狐兔”各指什么?
3.整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17-06-06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赵长卿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1.第一句两个“尽”字好在哪里?
2.“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意境?请略加分析。
2011-12-12更新 | 73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017-12-2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