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 张廷玉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66 题号:511596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震,濠人。从太祖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景川侯,禄二千石。从蓝玉征云南,分道取临安诸路,至威楚,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云南平,因请讨容美、散毛诸洞蛮及西番朵甘、思曩日诸族。诏不许。又请以贵州、四川二都司所易番马,分给陕西、河南将士。又言:“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请以泸州至建昌驿马,移置峨眉新驿。”从之。二十一年,与靖宁侯叶升分道讨平东川叛蛮,俘获五千余人。


  寻复命理四川军务,同蓝玉核征南军士。会永宁宣慰司言,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又辟陆路,作驿舍、邮亭,驾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州,以达保宁。先是行人许穆言:“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帝以松州控制西番,不可动。至是运道既通,松潘遂为重镇。帝嘉其劳。逾年复四事:一,请于云南大宁境就井煮盐,募商输粟以赡边。一,令商入粟云南建昌,给以重庆、綦江市马之引。一,请蠲马湖逋租。一,施州卫军储仰给湖广,溯江险远,请以重庆粟顺流输之。皆报可。
  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善政自誉,蓝玉败,疾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密诏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选自《明史·曹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B.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C.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D.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古为国患尤剧。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如: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C.奏,常称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等。封建时代下级对上级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如:拔刀斫前奏案。
D.密诏,秘密的诏书,一般表述是古代皇帝或者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权力人员紧急或秘密留下的文书和口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震跟从太沮起兵,屡立战功。曹震跟随太祖起兵,累积功劳被任命为指挥使。因征讨西番有功封为景川侯,食禄二千石。后跟蓝玉征讨云南,降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人,讨伐平定了东川叛蛮,俘虏五千余人。
B.曹震受诏治理河滩,顺利疏通。诏令曹震治理疏通滩堵塞,他到泸州视察,看到了有条河直通永宁,于是凿石削崖,加深、扩广河道,达到通漕运的目的,又开辟陆路,兴建驿舍邮亭,架桥立栈,量后通达保宁。
C.曹震创建松潘重镇,积极建议。曹震治理运道畅道,松潘成为重镇,太祖嘉奖曹震的功劳。过了一年,他又上奏了四件事:掘井煮盐、运粮固边、粮钱换马、免马湖租、顺江送粮等。他的奏请得到了允准。
D.曹震治蜀善政有誉,未得善终。曹震在治蜀中,管理良好很有声誊,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有人妒忌他,就污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密诏追论逆党,曹震与儿子曹炳一同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
(2)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
【知识点】 张廷玉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韩邦奇,字汝节,朝邑人。父绍宗,福建副使。邦奇登正德三年进士,除吏部主事,进员外部。六年冬,京师地震,上疏陈时政阙失。忤旨,不报。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人僚不职者,并及邦奇。吏部已议留,帝竟以前疏故,黜为平阳通判。迁浙江会事,辖杭、严二府。宁王宸濠令内竖假饭僧,聚千人于杭州天竺寺,邦奇立散遣之。其仪宾托进贡假道衢州,邦奇诘之曰:“入贡当沿江下,奚自假道?归语王,韩佥事不可诳也。”时中官在浙者凡四人,王堂为镇守,晁进督织造,崔珏主市舶,张玉管营造。爪牙四出,民不聊生。邦奇疏请禁止,又数裁抑堂。邦奇闵中官采富阳荼鱼为民害,作歌哀之。堂遂奏邦奇沮格上供,作歌怨谤,帝怒,逮至京,下诏狱。廷臣论救,皆不听,斥为民。嘉靖七年,起山东副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后入佐院事,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居四年,引疾归。斋中中外交荐,以故官起督河道。迁刑都右侍郎,改吏部。拜南京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致仕归。三十四年,陕西地大震,邦奇陨焉。赠太子少保,谥恭简。邦奇尝庐居,病岁余不能起。其弟邦靖药必分尝,食饮皆手进。后帮靖病亟,邦奇日夜持弟泣,不解衣者三月。及殁,衰蔬食,终丧弗懈。乡人为立“孝弟碑”。

(节选自《明史·韩邦奇传》)


【注】①正德二年(1507年),宁王朱宸濠贿赂太监,密谋起兵。②内竖,指宦官。③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B.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C.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D.时辽阳兵变/侍郎黄宗明言邦奇素有威望/请假以便宜/速往定乱/帝方事姑息/不从命/与山西巡抚任洛换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有任命官职的意思,例如“除臣洗马”,在文言中与“迁”“拜”“授”等意思相同。
B.疏是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或“奏议”。
C.刑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审定法律,复核刑名案件等职事,其长官称为刑部尚书。
D.庐居也称“庐墓”,指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在其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服丧的行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邦奇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京师发生地震之后,邦奇上书指出了当时政治上的弊端,违背武宗的心意,没有得到回复,后来还因此遭到贬黜。
B.韩邦奇恪尽职守,遇事明察秋毫。他任浙江佥事时,识破宁王奸计,遣散了聚焦在杭州天竺寺的假和尚,严词拒绝了其女婿假托进贡借道衢州的请求。
C.韩邦奇为民请命,同情关心百姓。王堂等四名宦官的爪牙四处搜刮,弄得民不聊生,韩邦奇上书请求加以禁止,并作诗表达对宦官为害百姓的忧虑和感伤。
D.韩邦奇孝悌为重,兄弟感情深厚。他因“庐居”而病一年多,得弟弟周到照顾;后弟弟病重,他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三个月,弟弟死后,他穿丧服,吃素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给事中孙祯等劾臣僚不职者,并及邦奇。
(2)至山西,为政严肃,有司供具悉不纳,间日出俸米易肉一斤。
2017-10-09更新 | 4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彭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明年,王监国,令同商辂入阁预机务。闻继母忧,力辞,不允,乃拜命。释褐逾年参大政,前此未有也。天顺元年,徐有贞既得罪,岳正、许彬相继罢。帝坐文华殿召见时,曰:“汝非朕所擢状元乎?”时顿首。明日仍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时与正二人。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慈寿皇太后上尊号,诏告天下。时欲推恩,贤谓一年不宜再赦。时曰:“非赦也,宜行优老典。朝臣父母七十与诰敕,百姓八十给冠带,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贤称善,即奏行之。门达构贤,帝惑之,曰:“去贤,行专用时矣。”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且曰:“贤去,时不得独留。”语闻,帝意乃解。五年,得疾在告。逾三月,帝趣赴阁视事,免朝参。疏言:“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克不堪。而献珍珠宝石者,倍估增直,渔竭帑藏。乞革其弊,以惠小民。”帝优诏褒纳。畿辅、山东、河南旱,请免夏税盐钞,及太仆寺赔课马。京师米贵,请发仓储五十万石平粜。并从之。时以旧臣见倚重,遇事争执无所避。而是时帝怠于政,大臣希得见。万安同在阁,结中贵戚畹,上下壅隔,时颇怀忧。时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国,持正存大体,公退未尝以政语子弟。有所论荐,不使其人知。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选自《明史·彭时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B.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C.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D.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曰/彭公/真君子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监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B.入阁,明清时期作为宰辅的官员,他们以殿阁大学士的身份进入内阁参与国家机要事务称为入阁。
C.释褐,是指脱去丧服,换上官服,即做官。新进士及第授官亦称为释褐。
D.尊号,是指尊崇帝、后或其先皇及宗庙等的敬称。意在歌功颂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时富有才华,深受重用。他先是经过殿试考中了状元,后来被破例提拔,参与国家机要事务,深受皇帝器重。
B.彭时刚正耿直,力持正理。他时常引据大义,与李贤争论是非;当李贤被陷害时,他也能极力维护,打消了皇上罢免李贤的念头。
C.彭时关心百姓,体恤民生。他向皇上上奏建议实行优待老人的制度。后来他提出了革除弊端、减免税收等一系列施惠百姓的措施。
D.彭时心怀国政,奉公持正。他在朝三十年,精诚辅政,坚持原则,不向子弟透露朝中政事;选拔推荐人才,不让当事人知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传其语,时矍然曰:“李公有经济才,何可去?”因力直之。
(2)燕居无惰容,服御俭约,无声乐之奉,非其义不取,有古大臣风。
2018-03-19更新 | 1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起兵下保定,豫以诸生督赋守城。永乐五年授泌阳主簿,未上,擢兵部主事,进员外郎。内艰起复。洪熙时进郎中。

宣德五年五月,廷臣九人为知府,豫得松江,奉敕往。时卫军恣横,豫执其尤者,杖而配之边,众遂贴然。一意拊循,与民休息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巡抚周忱有所建置,必与豫议。及清军御史李立至,专务益军,勾及姻戚同姓,稍辨,则酷刑榜掠,人情大扰,诉枉者至一千一百余人。盐司勾灶丁,亦累及他户,大为民害。豫皆上章极论之,咸获苏息。有诏灭苏、松官田重租,豫所辖华亭、上海二县,减去十之二三。

正统中,九载考绩。民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以闻,命增二秩还任。及十年春,大计群吏,始举卓异之典,豫与宁国知府袁旭皆预焉,赐宴及袭衣遣还。在职十五年,清静如一日。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方豫始至,患民俗多讼。讼者至,辄好言谕之曰:“明日来。”众皆笑之,有“松江太守明日来”之谣。及讼者逾宿忿渐平,或被劝阻,多止不讼。豫皦皦著名绩,尤以恺悌称。

是时,列郡长吏以惠政著闻者:

湖州知府祥符赵登,秩满当迁。民诣乞留,增秩再任,自宣德至正统,先后在官十七年。登同里岳璿继之,亦有善政,民称为赵、岳。淮安知府南昌彭远被诬当罢,民拥中官舟,乞为奏请,宣帝命复留之。正统六年超擢广东布政司。荆州知府大庾刘永遭父丧,军民万八千余人乞留,英宗命夺情视事。巩昌知府鄞县戴浩擅发边储三百七十石振饥,被劾请罪,景帝原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民诣阙乞留,英宗令进秩视事。先后在官十八年,迁至河南布政使。惟袁旭在宁国为督学御史程富所诬劾,逮死狱中。而宁国人惜之,立祠祀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德五年五月廷臣九人为知府               简:选拔
B.一意拊循                                                拊循:抚慰安抚
C.与民休息                                                休息:休养生息
D.民诣乞留                                             阙:湖州官署
2.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赵豫、彭远、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并留任原职。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内艰”,古代指遭逢母亲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豫治军有方。他被任命为松江知府时,松江卫军恣意横行,他就逮捕并惩
处了其中最恶劣的人,其余的将士都服服帖帖了。
B.赵豫关心百姓疾苦,维护百姓利益。他均徭节费,裁减吏员,减轻田租, 上奏皇帝极力抨击危害百姓的行为,百姓因此受益。
C.赵豫深受百姓爱戴,在官吏中影响很大。他任期届满百姓“乞留”,在他的影响下各郡出现了许多深受百姓爱戴的知府。
D.赵豫为政和乐平易,移风易俗。松江民俗喜好诉讼,凡来诉讼者,他以好言开导,告诉他“明日来”,留下了移风易俗的佳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择良家子谨厚者为吏,训以礼法。均徭节费,减吏员十之五。
(2) 去郡,老稚攀辕,留一履以识遗爱,后配享周忱祠。
2018-04-15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