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 题号:5118649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

寒食雨二首(其二)

苏 轼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注] ①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到达贬所黄州,本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②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地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穷途之哭。

1.关于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四句描写了江水满涨,雨势逼人,栖身的小屋像一叶渔舟,在蒙蒙烟雨中飘摇抖动的画面。萧索凄凉之态既是诗境,更是诗人的心境。
B.“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物象写出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
C.诗人居于黄州,没有公务缠身,生活悠闲自得,竟不知年月几何,看到“乌衔纸”才恍悟当前正是寒食节令。
D.“君门”两句写到诗人既不能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又不能退居故里,孝守先人坟墓,可谓希望全无,为下文直抒胸臆奠定了感情基调。
E.这是一首逢寒食节遇雨抒情的感怀诗,抒发了诗人因被贬黄州而不能祭扫祖坟的无奈与悲痛之情,以及无穷的感伤。
2.苏轼的《定风波》作于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与此诗同期,但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却与本诗有很大差异,试就二者的不同做简要分析。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怀子由作

苏轼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注]①林下:山林田野之间,泛指退隐之处。②眉间添黄色:韩愈《郾城晚饮赠马侍郎》眉间黄色见归期,指有即将归去的征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帆明灭”一句运用通感,生动描写出了江上小船在雾里浪中若隐若现的状态。
B.词作上片后三句直抒胸臆,下片则以景结情,一直一曲,构思精妙,感人肺腑。
C.全词虚实相生,既有颍水东流的实写,又有与兄弟梦中重逢、把酒言欢的虚写。
D.“恨此生”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不应有恨”均表现了伤感之情。
2.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苏轼的形象。
2023-09-19更新 | 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①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这首词。②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一句,意为人生在世,虚浮不定,指短暂虚幻的人生。

1.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2018-10-19更新 | 16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②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③。


【注】①苏轼因言事和写诗而受诬陷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②员外: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所任之职也属此列。③压酒囊:压酒滤糟的布袋。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这里代指俸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
B.“事业转荒唐”指诗人因“乌台诗案”而仕途受挫,被贬黄州。“荒唐”蕴含诗人对过去经历的自嘲。
C.颈联中,“员外置”前用了“不妨”,“水曹郎”前用了“例作”,体现了诗人在遭遇人生逆境后的旷达。
D.尾联写诗人因没能为朝廷效力却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而感到惭愧,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2021-11-05更新 | 2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