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北朝 > 范晔(398-445)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513604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桓荣子郁。郁字仲恩,少以父任为郎。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门徒常数百人。荣卒,郁当袭爵,上书让于兄子泛,显宗不许,不得已受封,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贵中郎将。

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经,迁越骑校尉,诏敕太子、诸王各奉贺致礼。郁数进忠言,多见纳录。肃宗即位,郁以母忧乞身,诏听以侍中行服。建初二年,迁屯骑校尉。

和帝即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上疏皇太后曰:“《礼记》云:‘天下之命,悬于天子;天子之善,成乎所习。习与智长,则切而不勤;化与心成,则中道若性。昔成王幼小,越在襁褓,周公在前,史佚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四圣维之。是以虑无遗计,举无过事。’孝昭皇帝八岁即位,大臣辅政,亦选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平成圣德。近建初元年,张酺、魏应、召训亦讲禁中。臣伏惟皇帝陛下,躬天然之姿,宜渐教学,而独对左右小臣,未闻典义。五更桓荣,亲为帝师,子郁,结发敦尚,继传父业,故再以校尉入授先帝,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世,今白首好礼,经行笃备。又宗正刘方,宗室之表,善为《诗经》,先帝所褒。宜令郁、方并入教授,以崇本朝,光示大化。”由是迁长乐少府,复入侍讲。顷之,转为侍中奉车都尉。永元四年,代丁鸿为太常。明年,病卒。

郁经授二帝,恩宠甚笃,赏赐前后数百千万,显于当世。门人杨震、朱宠,皆至三公。

子普嗣,传爵至曾孙。郁中子焉,能世传其家学。孙鸾、曾孙彬,并知名。

(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越骑校尉                    (迁:升迁)
B.郁数进忠言,多纳录   (见:看见)
C.为《诗经》                 (善:擅长)
D.恩宠甚                       (笃:深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是指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后成为一种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位居提督学事司之下。现在是高等学校教师学衔或职务名称之一。
B.“母忧乞身”是指遭逢母亲去世,在朝廷任职的官员,请求辞职前去为母守孝。
C.“五更”是指年老还乡但富有学识经验的德高望重之人。古代设五更之位,天子要以父兄之礼来对待。
D.“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酌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郁本来应承袭桓荣爵位,但他却要将爵位让给他哥哥的孩子桓泛,但皇帝不答应,桓郁虽接受了爵位,但将所有的租税收入都交给了桓泛。
B.桓郁升迁为越骑校尉,皇帝特意下诏命令太子和诸王都进奉贺表向桓郁致敬祝贺,桓郁多次向太子进谏忠言,太子都采纳了。
C.窦宪自认为身负重任,于是上书皇太后要选择贤明来教导小皇帝读书,皇太后听从了他的建议,让桓郁再人宫中侍讲。不久,转任侍中奉车都尉。
D.桓荣和桓郁父子因为个人品德、学识突出而分别在宫中授课,已经历四世,特别是桓郁擅长讲论《诗经》,为先帝所褒奖赞赏。
4.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B.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C.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D.帝以郁先师/子有礼让/甚见亲厚/常居中/论经书问/以政事稍迁/侍中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郁校定于宣明殿/以侍中监虎贲中郎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敦厚笃学,传父业,以《尚书》教授。
(2) 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主颇涉经学。
【知识点】 范晔(398-445)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               属:撰写B.公府不就               辟:征召
C.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征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①十年乃成                                      ②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C.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②王好战,请以战喻
D.①于是皆服其妙                                 ②其孰能讥之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擅长术学,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通五经,贯六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重淡泊,不喜欢结交俗人,也不愿意做官。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多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外放担任河间王的相,他一上任就树立威严,整顿法度,逮捕奸党,赢得了称赞。
4.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       
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翎,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
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2017-12-27更新 | 3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元入蜀求救,嚣将妻子亡西城。帝诏告嚣曰:“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他也。”嚣终不降。于是诛其子恂,使吴汉围西城。车驾东归。月余,嚣益困。其大将王捷在戎丘,登城呼汉军曰:“为隗王城守者,皆必死无二心!愿诸军亟罢,请自杀以明之。”遂自刎颈死。数月,王元等将蜀救兵五千余人,高卒至,鼓噪大呼曰:“百万之众方至!”汉军大惊,未及成陈,元等决围.殊死战,递得入城,迎嚣归冀。会吴汉等食尽退去,于是安定、天水、陇西复反为嚣。九年春,嚣病且饿,恚愤而死。王元立嚣少子纯为王。及辅威将军臧宫破延岑,元举众诣宫降。十八年,纯与宾客数十骑亡入胡,至武威,捕得,诛之。

(节选自《后汉书·隗嚣传》)

材料二:

隗嚣谋汉,马援劝止之甚力,而其将王元日:“今天水全富,士马最强,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嚣反遂决,至于父子不得其死,元竞降汉。隋文帝伐陈,大军临江,都官尚书孔范言于陈后主曰:“长江天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虏军岂能飞度邪?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作太尉公矣。”或妄言北军马死,范曰:“此是我马,何为而死?”帝笑以为然,故不为深备。已而国亡,范身窜远裔。唐元宗有克复中原之志,及下南闽,意以谓诸国可指麾而定,而事力穷薄,且无良将。魏岑因侍宴言:“臣少游元城,好其风物,陛下平中原,臣独乞任魏州。”元宗许之。岑趋墀下拜。人皆以为佞。孟蜀通奏使王昭远,居常好大言,闻王师入讨,对宾客挼手言:“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不两月蜀亡,昭远为俘。此四臣之佞,本为爵禄及一时容悦而己,亦可悲哉!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大言误国》)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示出来。
此送死来尔乘此逐北遂定中原不烦再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嚣益穷困”与“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两句的“穷”字含义不同。
B.“乘高卒至”与“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两句中的“乘”字含义相同。
C.“隗嚣谋畔汉”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两句中的“畔”字含义不同。
D.“岑趋墀下拜谢”与“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捷是隗器手下的战将,他登城高呼,以悲壮的自杀力式来表明守城的决心和对隗嚣的忠心,希望汉军能够立刻停止攻城。
B.趁汉军还没来得及摆下阵形时,王元等人率领救兵五千余人冲破城围,殊死奋战,最终进城迎接隗嚣回冀,汉军也因此撤退。
C.唐元宗攻下南闽之后,没有意识到自己力量薄弱且无良将的现实,反而认为各国极易平定,而魏岑又投其所好,迎合于他。
D.王元、孔范、魏岑、王昭远说大话蒙蔽君王,只是为了自己的爵禄和博取君王的一时欢心,君王应该明察其言,切勿轻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嚣将妻子亡西城。帝诏告嚣曰:“若束手自诣,父子相见,保无他也。”
(2)帝笑以为然,故不为深备。已而国亡,范身窜远裔。
2023-05-06更新 | 11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更始立,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复见更始政乱,诸将放纵,遂辞嘉,受书北度河,及光武于柏人,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光武解左骖以赐之。官属以复后来而好陵折等辈,调补鄗尉,光武曰:“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基。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今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凡六县。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节选自《后汉书·贾复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B.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C.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D.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传说孔子曾删定过。
B.左骖,古代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中间的两四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参”,左骖即四马中左边的马。
C.别将,秦、汉时代,军中别部之统领官,即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将领。《史记·项羽本纪》:“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D.食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复勤奋好学,又志气不凡。贾复被他的老师称赞为将相之才。新朝末年,战乱频起,贾复也聚集了一批人马起义,并被封为将军。
B.贾复作战骁勇,但轻敌冒进。贾复打仗勇于一马当先,冲锋陷阵,但往往对敌情估计不足,故打仗时刘秀常让他跟随自己,不让他独当一面。
C.贾复屡立战功,却有功不伐。贾复跟随刘秀屡屡大破敌军,深受光武帝信任。贾复身上的伤多达十多处,每次论功,贾复都默不说话。
D.贾复刚毅方直,能顾全大局。贾复知道光武帝想偃息干戈,修理文德,不想让功臣拥众在京师,就与高密侯邓禹共同削去甲兵,敦重儒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
(2)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
2020-06-16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