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汉 > 班固(32-92) > 《汉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517813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票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为票骑将军。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斩,赎为庶人。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敖失道。上以不与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①。由此去病日以亲贵,大将军。

明年春,上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五万骑度漠击单于,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李广、赵食其等属大将军。青之与单于激会也,广、食其军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逐单于不得,引还,乃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

其时,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②数十,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③也。事多此类。

去病薨。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②赍jī:赠送食物。③穿域蹋鞠:开辟场地踢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骞坐行留,斩,赎为庶人                      当:应当
B.由此去病日以亲贵,大将军                  比:与……齐肩
C.广、食其军从东道                                别:另外
D.上为遣太官赍数十                                乘:古代称四马一车为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中国古代爵位名,属于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第二等。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功劳大的,被分封的土地就多,爵位就高。
B.庶人。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秦以后,除奴婢外,无官﹑爵及秩品者均泛称庶人。史籍中常见夺官的官吏及削籍的宗室被免为“庶人”的记载。
C.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皇后和妃子死也叫“薨”。
D.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朝廷追加的称号。谥号根据其生前事迹带有评价性质。如汉武帝、景桓侯就属于褒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去病少年得志,深得皇帝欢心。因为他是卫皇后姐姐之子,十八就成为侍中。因跟从卫青两次夺得首功,被封冠军侯。做了票骑将军后,霍去病就日益受宠和显贵。
B.霍去病英勇善战,出兵神速。在对匈奴作战中,霍去病敢于死战,深入敌阵。而张骞和公孙敖由于迷路行动迟缓贻误战机,受到了惩罚。
C.霍去病恃宠奢靡,不关心士兵。他率军出征时,他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
D.霍去病有勇气,敢担当。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学习古代兵法,他却以应更关注实战谋略之由而一口回绝,这使武帝更加重视宠爱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轻勇骑八百,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2)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杀。食其赎为庶人。
【知识点】 《汉书》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诚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

(《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

文本二: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字季。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辟仇,从之客,因家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于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给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亭,止饮,夜皆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汉书·高帝纪》,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B.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C.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D.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善沛令”指与沛令交好,“善”与《鸿门宴》“(项伯)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字含义相同。
C.“素易”意思是平时轻视,“易”与《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不武”的“易”字含义不同。
D.“固多”意思是本来就多,“固”与《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及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家世代都是楚国的大将,他的父亲被秦国将领王翦杀害。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吴中当地的年轻人都惧怕他。
B.项籍观秦始皇出游时曾自信地说,秦始皇可以取而代之;高祖观秦始皇出行时曾羡慕地说,大丈夫就该像秦始皇这个样子。
C.《史记》和《汉书》都长于“记人叙事”,文本一和文本二运用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等手法,凸显了传主鲜明的形象特点。
D.高祖押送民夫到骊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计等到达骊山时民夫将全都跑光,于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准备逃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②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2023-02-23更新 | 2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节选自《汉书•艺文志》)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东汉史学家 _______ (人名)编撰的中国第一部______ 断 代史(体例)。
3.根据材料,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认为学者学习经书的“大患”。
2020-01-16更新 | 8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代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1.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B.汉亦留之以相   当:抵押
C.而系张胜             收: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       坐:定罪,治罪
2.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正确的一项是的(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②单于使使晓武,论虞常
③缑王等皆死,虞常                       ④虽,何面目以归汉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皆为陛下所成就
C.子卿尚复谁为乎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是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也可指太子本人。 东宫也可以指太后所居之宫。
B.“卿”是西周至战国时的爵位,公以下、大夫以上为卿,后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三级。
C.“迁谪”谓官吏因犯罪被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
D.“庠”和“序”指的是地方开设的学校,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谨庠序之教”。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
2020-09-1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