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情境补写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7 题号:5373518
在下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我的庄园里有一片面积很大的田地,因为太远而被废弃,长满了杂草,原本打算锄草后再种上庄稼,但我突发奇想:既然这块地本来就不想生产庄稼,_____?我不强迫它,看它到底想长成什么。就这样,过了几年,_____,十年后,灌木长成了一片葳蕤的树林。再后来,树林里有了鸟兽和各种奇异的植物,成了我写作之余休息、狩猎的好去处。我时常想,_____,而不是顺其自然地让其生长,那我今天还能收获一片葳蕤的树林吗?
【知识点】 情境补写解读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起事故所带来的后果,不仅取决于事故的本身,更取决于___________。智者,能从事故中吸取许多有益的教训,并能落实到改写未来的行动中;而愚者,则事过境迁,虽然交了“学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使同类事故一再重演,事故损失不断扩大。事故不是故事,在学习事故案例时,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故事好听,事故再犯。
2018-01-11更新 | 34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 (0.85)
【推荐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雷电是由电云层对地面建筑物及大地的自然放电现象。雷电发生时,__________。虽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__________,只不过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要快得多。雷电总是喜欢走“捷径”,高大的建筑物最容易被击坏,因此,预防雷电的惯用方法__________,以避免受到雷电的袭击。

2018-05-09更新 | 6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世说新语》犹如一部沙之书,洋溢着一种独特气息。从整体上看,它的结构是一种既以时序为经、人物为纬,又以三十六门叙结构是一种既以时序为经、人物为纬,又以三十六门叙事单元为纲、具体事件为目的双重的网状结构。这样就使文本形成了一个无论是在历史维度还是在文学维度都________、气脉贯通的张力场

每则故事基本都有一个中心人物。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通过一个具体人物为中心,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此呈现。条目与条目之间,藕断丝连,既留下了大量空白,又可独立欣赏,对此,有人________,但后世小说如《水浒传》《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布局结构,未尝没有受其影响。因为它的体例具有某种程式化特征,便于模仿,所以,后世续书和仿作________,这一系列的文言笔记小说体例,被称为世说体

有人把《世说新语》当作史料来看待,甚至用于阶级斗争的分析哲学,(  ),实在是见木不见林、弃其而就其的一孔之见。________至此,煮鹤焚琴若斯,可发一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以一个具体人物为中心,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此呈现。
B.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以一个具体人物为中心,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以此呈现人物的音容笑貌。
C.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通过一个具体人物为中心,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以此呈现人物的音容笑貌。
D.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通过一个具体人物,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此呈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阶级斗争的活教材《红楼梦》也正如这样被对待
B.这正如把《红楼梦》的活教材当作阶级斗争一样
C.正因如此《红楼梦》才被当作阶级斗争的活教材
D.这正如把《红楼梦》当作阶级斗争的活教材一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遥相呼应 不以为然 层出不穷 暴殄天物
B.一呼百应 不以为意 络绎不绝 穷奢极侈
C.遥相呼应 不以为意 层出不穷 穷奢极侈
D.一呼百应 不以为然 络绎不绝 暴殄天物
2021-04-12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