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杨万里(1127-1206)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538753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诗《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
B.颔联描写了一幅初春时节柳叶吐芽,迎风起舞,妩媚多娇,盛开的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
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上句主于静,下句主于动,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
D.前六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进行描写,尤其中间四句写“春晴”向来为人称道,柳条、花影、幽径、鸟鸣,构成一幅欢乐的春光图。
E.尾联提出“只欠”二字。因为作者宦游他乡,已两年不见故园美丽的景色,忆景生情,顿生感慨。
2.诗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析之。
【知识点】 杨万里(1127-1206)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观雪二首(其一)

杨万里

坐看深来尺许强,偏于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懒,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注】橪:同“撚”,揉搓,搓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梅、雪比较不同,本诗突出梅、雪相融。
B.颔联“居然懒”“特地忙”一缓一急,对仗工整,写出了雪花形态的风姿多变。
C.在上文赞美雪花姿态多变的同时,“落尽琼花天不惜”一句暗含对雪花的惋惜。
D.“汤饼”“烟火肠”等用词,增加了活泼感,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咏雪诗的独特风格。
2.本诗和清朝洪昇的《雪望》中“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汀沙望莫分”都突出雪大,但所用的写法不尽相同,请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2023-07-20更新 | 9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普明寺见梅

【宋】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8-01-11更新 | 5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①莳(shì)未匝:移植或栽种没有完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农事活动,正值农忙时节,全家齐上阵,抢插秧苗。
B.颔联中“笠”像“兜鍪”、“蓑”像“甲”的比喻,写出了紧张的劳作场面。
C.颈联写为了使秧苗得到充分灌溉,农人忙着挖渠引水而顾不得吃饭、歇息。
D.本诗语言平易晓畅,似脱口而出,而又不失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
2.请比较本诗和《观刈麦》一诗中农人形象的异同,并简要分析。
2020-07-20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