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姜夔(1155-122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3 题号:5404476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雁怯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C.“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D.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E.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哀情、虚实结合、以淡语写浓情。下片既有对眼前之景的实写,也有想象之景,语淡而情浓。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知识点】 姜夔(1155-1221)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侧犯·咏芍药

姜夔

恨春易去,甚春却向扬州住。微雨,正茧栗梢头弄诗句。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无语,渐半脱宫衣笑相顾。

金壶细叶,千朵围歌舞。谁念我、鬓成丝,来此共尊俎。后日西园,绿阴无数。寂寞刘郎,自修花谱。


【注】①公元1202年(宁宗嘉泰二年),姜夔重游扬州,已人到中年,时值暮春,芍药盛开,歌舞满城,词人置身于名花倾国之中,顿生迟暮之感,于是作此词。②茧栗:本言牛犊之角初生,如茧如栗,见《礼记·王制》。此借用以言花苞之小。③金壶:酒器。这里指硕大的黄色花朵。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恨春”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将其它地方春色已去与扬州却春色正浓进行对比,表达对扬州的赞美。
B.“红桥”两句交代芍药花优美的生长环境;“谁念我”两句表达词人因迟暮而壮志未酬的感伤心情。
C.“后日”两句虚写春去夏来之时,名园里百花凋落的情景,烘托了词人鬓已成丝、寂寞凄凉的心境。
D.“寂寞”两句运用典故,写词人欲通过为芍药修花谱来表现自己爱花惜花之情,含蓄蕴藉,充满苦涩。
2.“微雨”两句和“无语”两句均描写芍药花开,请加以赏析。
2022-03-28更新 | 10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齐天乐

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①此词小序中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②庾郎:南北朝诗人庾信,曾作《愁赋》。③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④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⑤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字,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带有浓厚的人生悲伤色彩,又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
B.“候馆迎秋,离宫吊月”两句,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说明无论是不幸的宫中后妃、宫娥,还是流离的谪臣迁客,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
C.“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以童年的无忧无虑反衬现实的愁苦忧伤。
D.这首词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庾信、自己、思妇、游子、儿女等不相干的人巧妙地组织到一起,体现了羁旅之愁、家国之恨这些普遍的时代感受。
2.《词综偶评》中说:“白石此词今古摹声之绝篇也。”本词作者摹写了哪些声音?有怎样的作用?
2019-06-12更新 | 6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

姜夔

吏部梅花八咏,夔次韵

绿萼更横枝,多少梅花样。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

细草藉金舆,岁岁长吟想。枝上么禽一两声,犹似宫娥唱。


【注】①此词为作者居家杭州时所作。②吏部:指曾三聘,他时任考功郎(属吏部)。③金舆:皇帝车辇。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为姜夔唱和之作,上阕“多少梅花样”写出了西村梅花的种类繁多。
B.“细草”句指当年皇帝亲临赏梅,车辇停留草地的情景,至今令词人沉吟回想。
C.“枝上”句写小鸟的嘤嘤,仿佛宫女的歌唱,这一静态场景给人以优美画面感。
D.本词撷取若干意象,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来表达词人独特的情感。
2.请分析“惆怅西村一坞春,开遍无人赏”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2022-01-23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