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6 题号:5501663
阅读下面这首唐歌,完成各题。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

宋代:苏轼①

徐门②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③,牛衣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 ①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②徐门:即徐州。③缲车:缫丝车。④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主要通过视觉形象构成一组连续不断的影像,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B.上片的首句采用了倒装的句式,既描绘出枣花纷纷飘落的样子,又把词人的行踪逗出---行走在枣树下。
C.上片的后两句,词人通过“村南村北”的“缲车”声和农人卖瓜的叫卖声,表现了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表达出词人对丰收的喜悦心情。
D.词的上片一句一个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下片侧重抒情议论,既有对路途遥远、人体困乏的无奈,又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E.“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2.结合词的内容及相关信息,分析理解词人的形象特点。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

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杭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②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注】①税:又作粳,即不黏之稻。②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头五句写景:小沟、长江、柳堤、苇岸、烟村、早市。描绘出一幅开阔辽远、祥和而富有生机的风景画。
B.在这样一个民风淳朴、景色极佳的小村,词人整天闲居无事,没有世事纷扰,关心的唯有莼菜与玉藕等美食,过着寻常百姓的生活。
C.“飘堕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谪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
D.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寄托的手法,由景人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2.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赠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
2020-10-13更新 | 21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梅①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②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黄州期间。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自恐”句不是说梅花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B.“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心境幽寒,深自怵惕。
C.诗人以红梅自况,“更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D.诗歌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刻画了红梅生机难抑,自成一片春光的独特风流之态。
2.作者在尾联提到“梅格”,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2018-12-01更新 | 8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注】回文:也称为“回纹”“回环”。按一定规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词。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昼眠情景,下阕写醒后怨思,在格律、内容情感、意境构成方面都符合回文词的要求。
B.“柳庭”二句,同是写“静”,却从不同角度着笔。静中见动,动中有静,颇见巧思。
C.三、四句中细写昼眠的人在睡醒之后有“薄汗”出现,可见衣服之厚,夏天之热。
D.五、六句写闺人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
2.请从“闺怨”入手,赏析本词的最后两句“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有何精妙之处。
2022-07-26更新 | 5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