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3 题号:557483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西江月①       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
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
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知识点】 苏轼(1037-1101) 解读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南乡子       送(陈)述古

苏 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A.上阕写送别,从眼前实景写起,由景入情,景含情,景衬情,写得情景交融。
B.下阕写别后,友人已去,情思绵绵,是别情的深化,是绝妙之笔。
C.作者对送别和别后环境氛围的描绘颇见功力,将挚友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全词不用典故,不加藻饰,真情真景,堪称一篇豪放之作。
2018-08-07更新 | 4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送台守江郎中

【北宋】苏轼

送客归来灯火尽。西楼淡月凉生晕。明日潮来无定准。潮来稳。舟横渡口重城近。

江水似知孤客恨。南风为解佳人愠,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注】台守江郎中,即台州知州江公著。江公著,字晦叔,桐庐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与东坡有旧。当时苏轼在虔州任职。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西楼”一句,运用“通感”手法,视觉、触觉、幻觉相互挪移,创造出朦胧恬静的意境。
B.“江水”一句,友人离去,词人孤独怅恨,愁绪难遣,“江水似知”,把江水拟人化。
C.“南风”一句,一阵温暖平和的南风飘然而过,预示着江面平静,与上片“潮来稳”遥相呼应。
D.“久困”指多年困顿窘迫的人,巧妙运用苏秦“出游数岁,大困而归”遭家人讥笑的典故,颇有“虎落平阳”的不满之意。
E.这是一首送别词,却不言送客当时的情景,着重写“送客归来”的心理感受,可谓逆向推波,章法奇妙。
2.全词抒情寄慨,意蕴丰厚。请结合词句分析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
2017-04-20更新 | 15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2018-10-13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