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 《新唐书》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57062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伏伽,贝州武城人。仕隋,以小史累劳补万年县法曹。高祖武德初,上言三事。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朕惟寡德,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初,帝受禅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是时,军兴赋敛重,伏伽数请厘损。帝语裴寂曰:“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东都平,大赦天下,又欲责贼支党,悉流徙恶地。伏伽谏曰:“臣闻王者无戏言,今四方已定,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自为无信,欲人之信,岂可得哉?臣愚以为贼党于赦当免者,宜一切加原,则天下幸甚。”又表置谏官。帝皆钦纳。

太宗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帝数出驰射,伏伽谏曰:“臣闻天子之居,禁卫九重,出也,入也,非直尊其居处,为社稷生人计也。比闻陛下走马射帖,此直少年诸王务耳,安得既为天子,尚行之乎?”帝悦曰:“卿能言朕失,朕能改之,天下庶有瘳乎!”后坐奏囚失,免官。起为刑部郎中。累迁大理卿。时司农市木檀,倍直与民,右丞韦惊劾吏隐没,事下大理讯鞫。伏伽曰:“缘官市贵,故民直贱。臣见司农识大体,不见其罪。”帝悟,顾惊曰:“卿不逮伏伽远矣。”久之,出为陕州刺史,致仕。

显庆三年卒。始,伏伽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于家,无喜色。顷之,御史造门,子弟惊白,伏伽徐起见之。时人称其有量,以比顾雍云。

(节选自《新唐书·孙伏伽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B.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C.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D.平乱责武臣/守成责儒臣/虚心尽下/冀闻嘉言若李纲/孙伏伽/可谓谊臣矣/俯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指我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B.东都,历代王朝在京师以东的都城。隋唐时指洛阳,时京都在长安。
C.县男,爵位名。爵制早已有之,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历代因之。
D.警、跸,古代帝王出入时,于所经路途设置侍卫警戒,开路清道,禁止通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武德年间,战事不断,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孙伏伽为民请命,多次请求整治裁减;高祖不仅予以采纳,还夸他为谊臣。
B.唐太宗多次出城打猎,孙伏伽犯颜直谏,认为打猎行为,不务正业,玩物丧志,既为天子,应有所收敛。帝欣然接受其劝谏。
C.孙伏伽认为司农加价出售木檀无过,因为官价贵,私营的相对便宜,对百姓有利。太宗顿悟,并批评了韦棕。
D.孙伏伽处事从容,有顾雍之量。拜治书侍御史时,自己已知旨意,归家后却秘而不宣,待制文到来,举家欣喜而他却若无其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伏伽最先谏,帝欲尽下情,故不次见拔,以示群臣。
(2)法者陛下自作,须自守之,使天下百姓信而畏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或问之,答曰:四方病饥,独能饱乎?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公绰曰:若同恶邪?何可挠法!立诛之,寇亦引去。召为吏部郎中。后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公绰曰: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邪!即请自行,许之。引兵度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公绰谓曰:公所以属鞬负弩,岂非兵事邪?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一哉?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听曰:唯命。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侯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行营事一决都将。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曰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故鄂军每战辄克。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帝怒其专杀,公绰曰: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帝曰:既死,不以闻,可乎?公绰曰:臣不当奏。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帝乃解。以母丧去官。服除,为刑部侍郎,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兼御史大夫。

改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诛舞文者。其厩马害围人,公绰杀之。或言良马可爱,曰:安有良马而害人乎?

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及长至,乃曰: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璃不能安。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保,曰元。

(选自《新唐书·柳公绰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日/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
B.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日/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
C.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日/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
D.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军中/感服日/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察使,全称为“观察处置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其地位次于节度使。
B.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都以东的都城,文中指洛阳,而当时的京都则在长安。
C.领,意为转任较低的官职,文中“盐铁转运使”的地位就低于“刑部侍郎”。
D.谥即谥号,谥号“元”有“行义悦民”“主义行德”之意,是对柳公绰的褒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公绰能体察民生疾苦,具有仁者情怀。荒年里他不敢独自吃饱,类似于孔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以他人之忧为己忧。
B.柳公绰能文能武,善于用人。在任鄂岳观察使时,恰逢要讨伐吴元济,他主动请缨,率兵抵达安州,并让李听心悦诚服地听命于他。
C.柳公绰爱兵如子,善提振士气。将士们去前线打仗,他慰问将士家属,并对其中的病人、亡故者等给予优厚抚血,解决将士后顾之忧。
D.柳公绰忠君爱民,以国事为重。临终之际,他向众人简单地托付家事后,特意嘱托老部下韦长代为报告宰相,务必用高瑪镇守徐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
(2)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
5.举例说明柳公绰对“法”的态度。
2021-09-01更新 | 5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契丹扰河北,兵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公更相庆,崇独流涕。柬之等曰:今岂涕泣时邪?恐公祸由此始。崇曰:事天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由此获罪甘心焉。先天二年,玄宗讲武新丰。时帝密召崇,崇至,帝方猎渭滨,即召见,帝曰:公知猎乎?对曰:少所习也,老而犹能。帝悦,与俱驰逐,缓速如旨,帝欢甚。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高力士曰:今崇亟言,陛下不应,非虚怀纳诲者。帝曰:我任崇以政,至用郎吏,崇顾不能而重烦我邪?崇闻乃安。由是进贤退不肖而天下治。崇第赊僻,因近舍客庐。崇病痁移告,凡大政事,帝必令源乾曜就咨焉。乾曜所奏善,帝则曰:是必崇画之。有不合,则曰:胡不问崇?帝诏徙寓四方馆,日遣问食饮起居。崇以馆局华大,不敢居。久之,紫微史赵诲受夷人赇,当死。崇素亲倚,署奏营减,帝不悦。时曲赦京师,惟诲不原。崇惶惧,上还宰政,引宋璟代。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屋自坏,帝问宰相,宋璟、苏颋同对曰:是天所以示教戒,陛下宜停东巡,修德以答至谴。帝以问崇,对曰:但坏与行会,不缘行而坏。且陛下以关中无年,轮饷告劳,因以幸东都,所以为人不为己也。请车驾如行期。帝曰:卿言正契朕意。赐绢二百匹,诏所司如崇言,遂东。八年,授太子少保,以疾不拜。明年卒,年七十二。赠扬州大都督,曰文献。

(节选自《新唐书·姚崇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B.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C.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D.崇尝于帝前序次郎吏/帝左右顾不主其语/崇惧再/三言之/卒不答/崇趋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文体名,古代官府用来征召、晓喻、声讨的文书。文中“兵檄”指军事檄文。
B.夷人,原本是指古代中国东部地区各部族之人,与北戎、南蛮、西狄并称。后来也泛指少数民族,也可泛指外国人。
C.太庙,又称大庙,是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D.谥,即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或褒或贬含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崇思维敏捷,行事果断。契丹进兵侵犯时,朝廷军务十分繁忙,姚崇处事迅疾,奏请裁决快如流水,深受武后赏识。
B.姚崇与众不同,性情直率。后来武后迁往上阳宫居住,中宗率同百官去请安问候,大臣们争相庆贺,只有姚崇一个人伤心流泪。
C.姚崇处事机巧,信任有加。玄宗在渭水畔打猎时还密诏姚崇,他与帝相谈甚悦,一番对话之后,玄宗允许他跟皇帝一起纵马驰骋。
D.姚崇佐理朝政,深受倚重。姚崇患病休假,所有朝廷政事,玄宗一定让源乾曜请来姚崇咨询,每当乾曜所奏意见不合他心意的,就认定没有咨询过姚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
(2)帝诏徙寓四方馆,日遣问食饮起居。崇以馆局华大,不敢居。
2021-05-29更新 | 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有爱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参军。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三岁为真。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度以宰相节度彰义军,宣慰淮西,奏愈行军司马。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相。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初,愈至潮,问民疾苦,皆曰:“恶溪有鳄鱼,食民畜产且尽,民以是穷。”数日,愈自往视之,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祝之夕,暴风震电起溪中,数日水尽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无鳄鱼患。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归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禁其为隶。

愈与人交,终始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郑丧,为服期以报。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B.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文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C.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D.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兄,长兄。古有长兄如父之说,父逝,长子需照顾弟妹以尽扶养、教育之责。
B.宫市,唐德宗时派宦官在长安购买民间货物,称“宫市”,付价甚少或不付价。
C.权知,代掌某官职。也就是暂行某官职的职权,与之同意的字还有拜、假、署、除等。
D.《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同样指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喜好读书,学识甚为渊博。他每天识记上千个字,长大后通晓《六经》、诸子百家学说,后来考中进士。
B.韩愈耿直忠贞,敢于犯颜直谏。他因上疏直陈宫市之弊,触怒德宗,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C.韩愈尽职守责,关心民生疾苦。在潮州刺史任上,他因鳄鱼之患亲往祝祷;在袁州,又着手解决了以儿女为隶的积弊。
D.韩愈为人真诚,乐于成全后辈。他与人交往,绝不欺诈善变;指点后辈,态度始终如一,从不推辞,常常帮助后辈取得成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2)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5.韩愈在其嫂郑氏离世后,为何要“服期以报”?
2023-11-02更新 | 1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