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其他古代作家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7 题号:5709201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清化:清明的教化。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陨首:头落地。
C.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宦达:官职显达。
D.臣欲奉诏奔驰       奔驰:快速地跑。
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的一项是       (  )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⑤⑥D.①④⑥
3.下列对文章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一句,表面看是对晋武帝的赞颂,实际上是对晋武帝的最大嘲讽。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
C.“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这也是作者无法奉诏的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2)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6-17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淡,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默庵诊之(        不得其情(          命别迁一室(       
2.“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______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4.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____,然后观察_______,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______
2019-11-12更新 | 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纳兰性德传

性德,纳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明珠子也。性德事亲孝,侍疾衣不解带,颜色黧黑,疾愈乃复。数岁即习骑射,稍长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进士,年十六。圣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卫,久之,晋二等,晋一等。令赋《乾清门》应制诗,译御制《松赋》,皆称旨。俄疾作,上将出塞避暑,遣中官将御医视疾,命以疾增减告。遽卒,年止三十一。容若尝奉使梭龙诸羌,其殁后旬日,适诸羌输款,上于行在遣官使拊其几筵哭而告之,以其尝有劳于是役也。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其眷睐如是。

性德乡试出徐乾学门。与从研讨学术,尝裒刻宋、元人说经诸书,徐为之序,以自撰《礼记陈氏集说补正》附焉,合为《通志堂经解》。性德善诗,尤长倚声,遍涉南唐、北宋诸家,穷极要眇。所著《饮水》、《侧帽》二集,清新秀隽,自然超脱。尝读赵松雪自写照诗有感,即绘小像,仿其衣冠。坐客期许过当,弗应也。乾学谓之曰:“尔何似王逸少!”则大喜。好宾礼士大夫,与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诸人贞观友吴江吴兆骞坐科场狱戍宁古塔,赋《金缕曲》二篇寄焉,性德读之叹曰:“山阳《思旧》,都尉《河梁》,并此而三矣!”贞观因力请为兆骞谋,得释还,士尤之。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一等                                                          寻:不久
B.容若尝奉使梭龙诸羌                                      觇:慰问
C.与严绳孙、顾贞观、陈维崧、姜宸英诸人        游:交游
D.得释还,士尤                                             多:称赞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嫌名:谓音声相近,古礼臣子避君父名讳时,不讳声音相近的字,但是后世讳法加严,讳同字亦讳嫌名。
B.诸羌:古代西北部落群体,诸羌的发祥地在河湟地区,是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
C.乡试:明清两代在各省城举行,时间在秋季八月,又称“秋闱”,每四年举行一次。
D.倚声: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按照词调作词的名家则称为“倚声家”。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疾作,上将出塞避暑,遣中官将御医视疾,命以疾增减告。
(2)贞观友吴江吴兆骞坐科场狱戍宁古塔,赋《金缕曲》二篇寄焉。
4.根据文本,请用四个四字格词语概括纳兰性德的形象特点。
2020-04-29更新 | 3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袁宏传
①袁宏字彦伯,侍中猷之孙也。父勖,临汝令。宏有逸才,文章绝美,曾为咏史诗,是其风情所寄。少孤贫,以运租自业。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会宏在舫中讽咏,声既清会,辞又藻拔,遂驻听久之,遣问焉。答云:“是袁临汝郎诵诗。”即其咏史之作也。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谭论,申旦不寐,自此名誉日茂。
②尚为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引宏参其军事。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专综书记。后为《东征赋》,赋末列称过江诸名德,而独不载桓彝。时伏滔先在温府,又与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温知之甚忿,而惮宏一时文宗,不欲令人显问。后游青山饮归命宏同载众为之惧。行数里,问宏云:“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即答云:“尊公称谓非下官敢专,既未遑启,不敢显之耳。”温疑不实,乃曰:“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宣城之节,信义为允也。”温泫然而止。宏赋又不及陶侃,侃子胡奴尝于曲室抽刃问宏曰:“家君勋迹如此,君赋云何相忽?”宏窘急,答曰:“我已盛述尊公,何乃言无?”因曰:“精金百汰,在割能断,功以济时,职思静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胡奴乃止。
【注】①逸才:杰出的才干。②风情:节操、情感。③桓温:桓彝之子,专横跋扈,图谋篡逆,袁宏对其不满,多次在著文或谈论中冒犯到他。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宏在舫中讽咏          宏参其军事          
⑶又与宏善           ⑷我已述尊公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尚倾率有胜致,即迎升舟,与谭论。
                                                                             
⑵家君勋迹如此,君赋云何相忽?
                                                                             
3.第②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后 游 青 山 饮 归 命 宏 同 载 众为 之 惧
4.有人评第②段袁宏的“笑而不答”妙在不言,简析其中的不言之妙。
                                                                             
5.简析袁宏这一人物形象。
                                                                             
2016-11-18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