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5 题号:574890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下列小题。

山寺见牡丹

刘子翚【注】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注】刘子翚(huī)(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新奇惊艳之感。
B.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C.颈联表现了诗人年华逝去之愁和难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战乱正是诗人漂泊的原因。
D.尾联的“意萧索”是说诗人暮春到山寺寻牡丹,却只看到几朵残花,因此感到意兴阑珊。
E.前两联叙写了诗人在洛阳载酒傍花的经历,表明他出身富贵,为人得意率性,放纵奢华。
2.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1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释】①陈德武,宋末爱国词人。南宋灭亡之后,作者重游西湖有感而作此词。

1.前人评价:“临堤台榭”至“四山晴翠”数句“以描绘为衬笔”,请概述此处所描绘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衬笔”的含义。
2.简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的意思,并说明词人的情感倾向。
2019-04-28更新 | 49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宋•刘仙伦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其肯为我来耶,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


【注】①本词写于送友人赴襄任职之时,宋金两国正对峙于襄阳,暂时平静。②叔子残碑:羊祜,字叔子。他曾出镇襄阳有惠政;死后百姓为之立碑,又称堕泪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艅艎”三句从送客之地落笔,描写临别时的环境氛围,景象苍茫寥廓,颇有气势。
B.“河阳下士,差足强人意”写京西南路安抚使礼贤下士的作风,能勉强使人振奋精神,增强意志。
C.“眼底山河”起三句,写眼下河山沦丧,城楼鼓角震天,这些都足以让有志之士为之痛苦流涕。
D.“功名机会”最后两句,再次勉励张明之抓住入幕时机,为国家建功。闲暇时不可麻痹,要常备不懈。
2.本词虽为送别之词,却不做儿女之语,“慷慨激昂”,一派豪气。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020-07-06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江南

戴复古①

石屏老,长忆少年游。自谓虎头②须食肉,谁知猿臂③不封侯。身世一虚舟。

平生事,说着也堪羞。四海九州双脚底,千愁万恨两眉头。白发早归休。


【注】①戴复古:号石屏,南宋词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②虎头:《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班超“燕颔虎须,飞而食肉”。③猿臂:《史记》记载,汉将军李广猿臂,善射。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篇一句“老”与“少年”构成了时间的对比,“长忆”表明诗人对自己现时的状态很不满意,总在留恋年少时意气风发的样子。
B.“虎头”“猿臂”两句以历史人物自况,是说自己空有强健的体魄和一身的武功,却没有机会抗金杀敌。用典非常巧妙。
C.“身世一虚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一生比作一艘空荡荡的小船,随处漂泊。简明形象地写出自己浪迹天涯的平生遭际。
D.上阕自叙自己一生漂泊,功名无成的命运,下阕借景抒情,传递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自己对票比生活的厌倦之情。
E.本词语言率真坦荡,自然天成,不事雕琢。“白发早归休”表达了自己决心归隐的想法,也流露出内心的对统治者不满和失望的情绪。
2.作者为什么而“羞”?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018-01-25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