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司马迁(前145-前90) > 《史记》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581657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咸击匈奴。匈奴右贤王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青固谢曰:“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天子曰:“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

其秋,匈奴入代,杀都尉朱英。 其明年春,大将军青出定襄,斩首数千级而还。月馀,悉复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馀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馀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馀,汉兵尽。前将军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馀骑可八百,奔降单于。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大将军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馀,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自归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於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入塞罢兵。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1.下列文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于是引兵而还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
B.与战一日馀,汉兵臣少仕伪朝
C.诸将皆兵属大将军 猥微贱,当侍东宫
D.自归斩之霸说我以明威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爵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位,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侯”古代也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
B.元朔指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在本文指汉武帝时期的第三个年号。
C.裨将,副将。禆,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引申为次等。“得右贤裨王十馀人” 中的“裨王”也是指的地位次等的王。
D.大将军:战国时始置,是将军的最高封号,具体名号有建威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将军、游击将军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青带领军队出其不意围攻匈奴右贤王,右贤王趁夜逃跑,轻骑校尉郭成追出几百里,没有追到,俘获的右贤王的裨将等十多人,还俘获了大量男女和牲畜。
B.卫青坚持推辞皇帝封赏他的三个儿子做侯爵,说战争获得胜利是因为仰赖皇帝的英明,也是诸位校尉奋力拼杀的功劳。
C.周霸建议卫青杀了苏建,从而在军队中树立威信。正闳、长史安认为,苏建凭借几千兵力抵挡单于数万兵力,奋力战斗一天多,士兵全部战死,他一个人回来。如果斩杀了苏建,是警醒后来的士兵不要造反。
D.卫青认为自己享受皇帝恩宠,并不敢擅自于汉地之外诛杀将领,他要把苏建带回长安,让皇帝自己决定苏建的生死,以表示卫青自己不敢独断专权。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
【知识点】 《史记》解读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眛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陈平乃夜出女子二千人荥阳城东门,楚因击之,陈平乃与汉王从城西门夜出去。遂入关,收散兵复东。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C.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D.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指麾”即发号施令,指示别人行动。“麾”,是古时军队指挥用的旗子。
B.“太牢”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宴会时,牛、羊、猪三牲具备,亦称“大牢”,也有专指牛的。
C.“请骸骨”即“乞骸骨”,指封建时代官员因年老自请退休,也称为“乞身”。
D.“入关”,此处的“关”与《鸿门宴》中的“沛公欲王关中”的“关”都是指山海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幼年家贫,喜欢读书,他的哥哥陈伯耕田,却任由他四处游学。陈平的嫂子记恨他,于是他的哥哥就把他的嫂子赶走了。
B.陈平起初投靠项羽,跟随项羽入关破秦被封爵位,后来因为汉王攻下殷地,项羽要杀掉之前平定殷地的将领官吏,陈平就投奔汉王了。
C.陈平认为项羽猜忌多疑,容易听信谗言,这样的的性格弱点,使他难以得到人才,只要汉王派兵攻打他,就一定能打败楚军。
D.陈平采用离间计,让项羽对钟离眛、范增等人心生怀疑。范增要急攻荥阳,项羽不听,范增愤怒之下离开,死在了半路。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内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2)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3)课内翻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021-09-08更新 | 10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课外文言文阅读
☆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①黥②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虔;人名。 ②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具,未布,既:已经
B.令行于民期年,期年:满一年
C.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人足。给:供给
D.太子君也嗣:继承人
2.2.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全相同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荆轲知太子丹不忍
C.于是太子犯法。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3.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怪之,莫敢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室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指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是对刘邦的尊称。“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之一。
B.参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文中意思是,樊哙担任刘邦的警卫。
C.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樊哙被赐封舞阳侯。
D.列传,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司马迁曰:“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史记》中有多人的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单人的独传,如《樊郦滕灌列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文《鸿门宴》中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却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课内句子翻译: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022-05-03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