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其他南宋作家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6 题号:591654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炼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E.全诗塑造了一位远离俗世、生活悠闲、内心落寞的僧人形象。
2.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文分析其精妙之处。
2017·湖南怀化·三模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其他南宋作家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南宋)张元千

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嘴共停桡,伤飘泊。

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

1.本词的词牌名是
A.扬州慢B.满江红C.水龙吟D.念奴娇
2.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用前人词句B.写景由远及近
C.兼用借代对比D.善用直抒胸臆
3.请对作品中的画线句加以赏析。
2019-12-05更新 | 65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心寺

柴望

寺北金焦彻夜开,一山却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泪,输与高僧入定回。

【注】①江心寺位于今温州瓯江江心的岛上,此诗作于南宋灭亡后不久。②1130年金兵南犯,宋高宗南奔,曾渡过此江,当时的行宫就设在江心寺里;在作此诗之前,文天祥为了组织抗元力量,也曾来到过温州。

1.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在首句感慨江心寺北方的金山、焦山原是南宋的江防要地,而今门户却彻夜开放,江防不复存在。
B.第二句运用拟物,江心寺附近的小山,依旧像海中仙山小蓬莱一样,安然峙立在瓯江之中。
C.寺塔平分着沉浸在江心的山影,潮涨时,三门石上的苔痕也浸在水中,环境极为凄清荒凉。
D.东流滚滚的瓯江沉浸过多少英雄的泪水,而今也只能使山寺里的高僧在入定之后,增加些哀思罢了。
E.这首咏江心寺的七律意旨沉痛,运笔微婉,多用暗示笔墨,如“输与高僧入定回”名暗示国运难回。
2.透过全诗,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2018-04-10更新 | 13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商妇吟

林景熙

良人沧海上,孤帆渺何之?

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

长忆相送处,缺月随我归。

月缺有圆夜,人去无回期。

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

寒蛩苦相吊,青灯鉴孤帏。

妾身不出帏,妾梦万里驰。


【注】①以夫妇喻君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②林景熙在南宋时官礼部架阁。宋亡不仕,以义行著称。在杨琏真伽发掘宋陵时,他化妆成乞丐,收高、孝二陵的遗骨于竹箩中,移葬东嘉,受到世人敬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之”二字道尽南宋恭帝去后的黯淡前程,诗中又用“孤帆”、“渺”加以渲染,使“思君之意”一开始就来得格外强烈。
B.“长忆”两句写送人,不说君去,单言我归;从不忍说“良人”离去的情态和送行人掩泣而归的形象中反映了思念者的痴情。
C.“良人”一去十年,音信渺邈,然而这位思妇还以“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自誓,表现作者的“思君之意”,透入纸背。
D.本诗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借代和顶针修辞手法,形成诗歌回肠荡气的独特风格,对表达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2.结合全诗内容,对最后两句“妾身不出帏,妾梦万里驰”进行赏析。
2020-05-3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