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宋祁(998-1061)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45 题号:592314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州以闻,太宗曰:“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曰:“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擢咸阳丞。

贞观十四年,校猎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谏曰:“今兹澍泽沾足,百谷炽茂,收才十二。常日赘调,已有所妨。又供猎事,缮桥治道,役虽简省,犹不损数万。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玺书褒纳。拜新安令。累给事中,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咸亨五年,为鸡林道大总管,东伐新罗。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永隆二年,加太子少傅。数乞骸骨,听解左仆射。武后临朝,复拜左仆射。上疏辞疾,因陈吕后、禄、产祸败事以规后,后遣武承嗣赍玺书慰勉。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五。诏百官赴哭,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仁轨虽贵显,不自矜踞,接旧故如布衣时。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及拜大司宪,异式尚在台,不自安,因醉以情自解。仁轨持觞曰:“所不与公者,有如此觞。”后既执政,荐为司元大夫。然宦由州县至宰辅,善致声誉,得吏下欢心。

(节选自《新唐书·刘仁轨传》)

1.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B.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C.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D.仁轨率兵绝瓠芦河/攻大镇七重城/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授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仁轨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每当空闲之时,他用手指在空中和地上写写画画,终成博学之士。后来以其才华受到任瑰的青睐,被任命为息州参军。
B.刘仁轨不畏强暴,刚毅正直。在任陈仓县尉时,警告凶暴蛮横的折冲都尉鲁宁,鲁宁没收敛,就用刑杖将其打死。唐太宗得知此事后当即表示认可。
C.刘仁轨体恤百姓,直言劝谏。秋收还没结束,太宗想要到同州打猎,刘仁轨认为这时即使节省征用劳役,也会对秋收造成妨害,建议秋收后再出行。
D.刘仁轨谦恭待人,不计前嫌。他虽官高位显,但接待亲朋故旧仍如从前。对于曾经得罪自己的下级袁异式表示不计私仇,后来还推荐他任司元大夫。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
(2)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行冲,河南人。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膜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特著论以明之。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又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注]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俄复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昧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毋煚等分部修检,岁余书成,奏上,上嘉之。又特令行冲撰御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行冲俄又累表请致仕,制许之。十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献。

(节选自《旧唐书·元行冲传》,有删改)

【注】搏击:督察举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腰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B.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C.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D.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譬贵家储积则脯腊朕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是表示召入朝廷任职,与“出”相对,“出”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C.“连坐”指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
D.“大理寺”是我国古代的官署名,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行冲博学多识,性格耿直。他知识广博,尤其通晓音律和诂训之学;他做人从不阿谀奉承,在通事舍人任上多次对狄仁杰迸言劝诫,很受器重。
B.元行冲不从旧说,另立新论。魏收认为“牛继马后”指的是晋元帝改姓司马以应合瑞石上的图文;而元行冲通过考证推究,给出了对“牛继马后”的新解。
C.元行冲秉持正义,断案公正。当时嗣彭王的庶兄被人诬告谋反,在审讯中被逼迫认罪,元行冲查出断案冤枉失实,一并上奏宽免了这些人。
D.元行冲著述丰富,成就显著。他所著《魏典》事详文简,受到学者称赞;通撰的《群书四录》经学士毋煚等审核后,受到皇上赞赏;为御注《孝经》撰写的疏义被列入学校课程。
4.把原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冲自以书生不堪搏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2)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出之,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
2018-12-05更新 | 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石,字中玉,陇西人,元和十三年进士擢第。石机辩有方略,尤精吏术,籓府称之。自李听征伐,常司留使务,事无不办。太和三年,为郑滑行军司马。时听握兵河北,上令石入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

十二月,中使田全操、刘行深巡边回,从者讹言兵至,百官朝退,仓惶骇散。市人叫噪,尘坌四起。郑覃曰:“耳目颇异,且宜出去。”石曰:“事势不可知,但宜坚坐镇之,冀将宁息。若宰相亦走,则中外乱矣。任重官崇,人心所属,不可忽也。”石视簿书,沛然自若。晡晚方定。  

开成元年,石放京畿一年租税。及正、至、端午进奉,并停三年,其钱代充百姓嫁娶钱。诸道除药物、口味、茶果外,不得进献。诸司宣索制造,并停三年。赦后,紫宸宣对。上曰:“务行其实,不欲崇长空文。”石以从前德音虽降,人君不能守,奸吏从而违之,故有内置之奏以讽之。

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领盐铁转运使。上御紫宸论政曰:“为国之道, 致治甚难。”石对曰:“朝廷法令行则易。臣闻文王陟降在上,陛下推赤诚,上达于天,何忧不治?”上又曰:“治乱由人邪正,由时运耶?” 石曰亦由时运九庙圣灵钟德于陛下时也陛下行己之道则是由人而前代帝王甚有德者当乱离无奈何之际又安得不推运耶?” 帝曰:“卿言是也。”

三年正月五日,石自亲仁里将曙入朝,盗发于郭尚父宅;引弓追及,矢才破肤,马逸而回。盗已伏坊门,挥刀斫石,断马尾,竟以马逸得还私第。上闻之骇愕, 遣中使抚问,赐金疮药,因差六军兵士三十人卫从宰相。

(节选自《旧唐书·李石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亦由时运/九庙圣灵/钟德于陛下时也/陛下行己之道/则是由人而前代/帝王甚有德者/当乱离无奈何之际/又安得不推运耶
B.亦由时运/九庙圣灵/钟德于陛下/时也/陛下行己之道/则是由人/而前代帝王甚有德者/当乱离无奈何之际/又安得不推运耶
C.亦由时运/九庙圣灵/钟德于陛下/时也/陛下行己之道/则是由人/而前代帝王甚有德者当乱离/无奈何之际/又安得不推运耶
D.亦由时运/九庙圣灵/钟德于陛下/时也陛下/行己之道/则是由人/而前代帝王甚有德者/当乱离无奈何之际/又安得不推运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第,即登第、及第,指封建时代在科举考试中中选。
B.宰相,泛指高级执政者或特指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
C.朕,原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D.加,文中指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头衔,等同于“领”“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石善于治理政事。李听征战讨伐之后,李石经常主持后方事务,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
B.李石深受皇帝信任。皇上经常让李石就朝廷之事进行奏对,兼任盐铁转运使时,李石的对答得到了皇上的肯定。
C.李石忠于职守。朝廷高官听说敌兵来了,四处逃散,郑覃劝说李石一起逃走,但李石执意不从,坚守岗位。
D.李石关心百姓生活。开成元年,李石决定减轻各地百姓的负担,将他们的租税和各个时节的进奉都免收三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时听握兵河北,上令石入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
(2) 盗已伏坊门,挥刀斫石,断马尾,竟以马逸得还私第。
2017-09-03更新 | 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B.“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贬职。
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诔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李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2018-02-04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